按照涉密程度实行什么保护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
国家级秘密部门。确定国家秘密事项及其具体密级是整个保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各机关、单位对此应当予以重视,并切实注意以下问题:(一)对定密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开展保密工作首先要清楚保什么,对保什么的问题不清楚,保密工作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其结果是国家秘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关人员的保密义务难以得到认真的履行。保守国家秘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关系重大,另外,在发生泄密问题时,要对当事人依法追究责任,如果定密工作未能很好进行,或定密不准,就难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保密措施,保障国家秘密安全,对发生的问题也难以恰当地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定密工作是法律规定各机关、单位必须履行的一项保密义务,是一项应尽的责任,必须依法办事,认真做好。(二)具体承办定密工作的人员和负责审批工作的领导同志必须了解和掌握定密的法定程序和依据。各机关、单位对定密工作要建立、健全具体的制度。定密工作也是各机关、单位的一项日常工作。《保密法》第二章和《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二章专门对定密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具体承办定密工作的人员和有关领导对这些规定要熟练地掌握并正确地运用。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还明确提出各机关、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审定密级的制度。因此,各机关、单位应当针对本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定密工作的承办人员和审定人员,明确他们的具体工作职责,以保证定密工作的经常性和准确性。各机关、单位的保密组织和主管或兼管保密工作的人员,要对机关、单位所涉及的业务工作经常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有关的业务工作部门和人员一道了解、掌握哪些业务工作有国家秘密,国家秘密事项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涉密的关键点在哪里,随着工作的运转,国家秘密的状况有什么变化等。要准确确定国家秘密,就必须对这些同定密工作相关的具体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