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让陈汤说出这句话背后的底气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段时间,在国内热映的吸金已经超过50亿的电影《战狼Ⅱ》,因为在异域战场上塑造出了一个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让它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引起一场亢奋,上演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神话,特别是电影宣传海报上的这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仅说出了国人心中对于国家由富到强的热切渴望,更让很多人为国家的崛起而感到扬眉吐气。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再制作)

很多人都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的翻版,它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在当时所谓的异域,在今天依然是异域(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州江布尔市),对北匈奴郅支单于所取得的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

据《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和西域副校尉陈汤,征调西域各国军队及汉朝屯垦兵团约四万余人,分成南北两路,将北匈奴郅支单于合围并斩杀在郅支城(哈萨克江布尔)。联军在将郅支单于人头远送汉朝京城长安的同时,还附有陈汤的一封汇报信,其中有这样的内容:“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特别是这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都令国人振奋不已。

在看到历史中记载下的这场激动人心的伟大胜利时,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汉朝当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场胜利,让陈汤说出这么硬气话背后的原因吗?

一是,从汉朝方面来讲,在和匈奴与西域诸国长达七十余年的战斗中,从降大宛开始,破车师、莎车,降匈奴日逐王,再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在乌垒国(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使得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之间的西域诸国全部成了汉朝的附属国,从此之后,汉朝已经可以征调各国的军队,共同组成联军以对付匈奴。即便是这样,依然没有伤得了匈奴人的元气。

二是,从匈奴方面来讲,兵败如山倒,就连国势进入了颓势,在西域战场上,居然连自己昔日的附属小国乌孙都打不过了,在东方战场上更被新兴的乌桓部落(内蒙古西辽河上游地区)击败,再加上握衍朐?单于自己又暴虐好杀,引发的国内的政治动乱。公元前58年,稽侯珊在自立为呼韩邪单于,发兵击败了握衍朐?单于。在之后的几年中,匈奴国出现了五单于并立混战的情况。公元前54年,当呼韩邪单于好不容易将其他四位单于消灭时,他的族兄屠吾斯又自立为郅支单于,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进入了南北争霸的混战时期。

三是,公元前51年,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南匈奴,在战败后投降汉朝,被汉宣帝安置在河套地区。郅支单于错误地判断呼韩邪再不会回来了,就趁机向右地扩张,打算扫平山头、重整河山,当他吞并了匈奴右地的伊利目单于之后,又听说汉朝派遣韩昌、董忠两名大将率领1.6万精骑护送呼韩邪单于,不敢回到漠北王廷,转而向西挺进,在击败乌孙军后,挥师北上,接连吞并乌揭、坚昆(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和丁零(贝尔加湖畔)三国,建都坚昆,远避汉朝锋芒。

四是,公元前43年,北匈奴在坚昆有了立足之地后,向汉朝要求送还充当人质的太子。汉朝为了借机与北匈奴加强联络以牵制南匈奴,于是派遗使者谷吉,将北匈奴太子护送到它的临时国都坚昆王城。不料,北匈奴却将汉使谷吉斩杀,汉朝遂决定调遣西域兵马,协助南匈奴继续打击北匈奴。无力抵抗的郅支单于,只能放弃坚昆城,继续向西迁徙,途中又遭遇寒流,随行部属大半冻死,等到达了康居王国时,仅剩三千余人。

五是,郅支单于到达康居国后,康居王很尊敬他,还和他达成姻亲结盟关系。随后,它们联合起来四处征杀。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郅支单于变得骄傲了起来,竟然干起鸠占鹊巢类事情,在向西域各国发出通知,要求它们进贡称臣的同时,企图将康居王国占为己有。无奈的康居王,开始悄悄地向汉朝西域都护府请求帮助。

六是,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府校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收到康居王的求助信息后,甘延寿要向朝廷奏报,为了夺取战机,等不及的陈汤,采用假传圣旨的方法,调集汉朝屯垦兵团及西域各国军队四万余人,随后与甘延寿兵分别从南北两路进兵到郅支城下。

七是,据《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记载,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时,本打算逃离郅支城,听说乌孙等也发了兵,已经有了走投无路的感觉,再加上侥幸地认为远道而来的汉军不能久攻,便率人回城坚守。匈奴人筑的郅支城是土城,外围用木栅围裹,在汉军四面火攻之下,很快被攻破。从后来的战果看,联军射死单于妻妾数十人,入城后斩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俘虏敌兵一千余人,匈奴人在郅支城的全部人数约在三千人左右。面对四万大军来说,天怒人怨、孤立无助的这三千人,实力已经很微弱了。在这场战斗中,郅支单于的被杀,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也意味着北匈奴的灭亡,更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

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打破。

陈汤之所以能够取胜,除过自身指挥艺术的高超,康居王的内应,以及带领着相对于北匈奴人来说具有绝对优势的汉朝与西域诸国联军外,主要还是因为匈奴人自己的内斗消耗,远距离迁徙中恶劣天气对军力的损耗,再加上郅支单于自己的战略决策错误,以及不能与友邦很好的协作,导致自己最后成为孤军,在内外夹攻之下,最后只能兵败国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