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000士兵被俘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1962年,对印反击战,3000余名印度官兵被我军俘虏。

这么多人被抓获,他们要吃要住,我们每天派人为他们生火取暖,烧茶做饭。

不少印军官兵看到我军宽待俘虏,就主动向我军报告他们同伴的下落,并且帮助我军喊话劝降还在顽抗的印军。

1962年底至1963年春,我西藏新疆军区在穷结、隆子、扎拉等地开设多个俘虏收容所。

印俘进入收容所初期,经常发生集体要求改善待遇的行为,一些人按照收容所的规定去劳动,他们回来后居然向我管理部门要工资。

对于这种非分的要求,我方指出:他们现在干活儿,像扛米、运粮等劳动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平日生活所需。

印俘进入各收容所后,我方没有限制他们与外界联络的权力。不久,俘虏们都获许与家属亲友写信,校级以上的印俘军官还可以发电报。

在印军,稍有点地位的官兵都轻视劳动,视体力劳动为下贱的事。印俘军官认为不劳动是他们的“尊严”和“派头”,土兵也认为军官不劳动是“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当印俘刚来时,我军宣传的官兵一致,人人参加劳动,许多印俘都似信非信,认为中国人在“搞宣传”。

一天,有一个印俘去拾柴,他突然看见我一中队长手拿着一根绳子跟在后面,他当时很慌张,认为中国长官拿着绳子跟上来是监察他干活的,如果不好好干,一定会将他捆绑起来毒打。

后来,在捡拾柴火的地方,他发现中队长自己也在拾柴,那根绳子是背柴禾用的!

印俘这才恍然大悟:“中国军队真是官兵平等,与印度军队大不相同。”

我方为印俘放映了印度电影《两亩地》、《两头牛的故事》和中国影片《白毛女》、《红旗谱》、《暴风骤雨》、《动垅沙》等。其中《白毛女》最受印俘欢迎,印俘几十次要求重放。

在放映中国影片时,解说工作很重要,收容所大多固定由一名口语较好的印地语干部担任解说员。

广大印俘士兵出身贫苦农民,深受地主资本家的压迫,许多人在目睹电影《白毛女》中杨白劳被逼死时,他们难过得流泪,看到黄世仁被斗争时鼓掌叫好。

1963年4月21日,中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通过中印两国红十字会,释放全部印军被俘人员。

1963年4月6日至5月4日,印俘准将达尔维、9名中校和17名少校参观了武汉、南京、上海、无锡、杭州北京等城市。

5月4日,印俘军官经昆明释放出境。

一个月的参观游览,使这些坚持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印俘军官受到了教育,了解到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是友好的,为营造轻松气氛,印俘军官一切旅行事宜都以中国旅行社名义具体办理,参观中的保障和联络工作也由中国红十字会出面负责,我军代表只在印俘集中和遣返时出面,不陪印俘参观,顾全他们的面子。

毛主席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以及俘虏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背定,认为是“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政治军事仗,与其说是军事政治仗,不如说政治军事仗。”

曾参加过中印边界战争的印度陆军第4师师长尼兰詹・普拉沙德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是胜利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