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在战争中被俘之后回国后要怎样证明自己没有招供没有叛国?回国后都会被隔离审查吗?如果你投降了会

觉得特窝囊特屈辱吗?会后悔投降吗?

没有什么好办法证明,主要看己方的组织对被俘这种事的一贯观感,被俘事件的影响大,被俘人员身份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西方对于人员被俘相对宽容,东方则对被俘人员很厌恶。
古罗马曾有一整个军团被俘投降,从敌人胯下挨个钻过去之后,才被释放,结果回到罗马的时候受到了郑重欢迎,执政官亲自当众感谢军团长把罗马的青年或者带回来。
一战二战胜利方的西方国家,对于因被俘而回归的士兵,通常采取宽容和欢迎的态度,认为已经尽力,活着回来是莫大幸运。这也许跟一战给整个欧洲人民带来的印象有关,由于巨大伤亡,一战末期交战双方从民众到前线官兵都极度厌战,甚至出现了战线上拒绝交火,一片宁静的景象,因而更倾向于从人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现代战争中北约被俘的飞行员等士兵,也是尽力解救和交换战俘,主要是考虑到民众反战情绪,以及技术兵种培养所耗费的巨大成本。
而东方更关注有没有完成作战任务,有没有坚守气节。
二战结束,斯大林对先后被俘并在战后回归的近两千万红军官兵采取了终身监视审查劳役的态度,不顾战争对国内男女比例造成的严重失衡。
中国、日本就不细致说了,一般都认为在战场上投降是可耻和胆小鬼的行为,而且失败本身就是可耻的,即便重伤被俘获者,也要看其所在的战斗结果胜利还是失败,而决定对其的观感,即便曾经英勇奋战。比如朝鲜战场被全歼的那个军,其实指挥机关应该负很大责任,但是失败的罪责大部分是这个部队的官兵承担。(这也很正常,在战场上如果不信赖自己的指挥官和指挥机构,那还怎么战斗?所以普通官兵自然把失败归咎于作战失利部队的官兵。)
而且虐待战俘的习惯,往往激起作战官兵对被俘的恐惧与愤慨,从而拼死作战宁死不降。比如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自大的越军按照惯例(对美军的惯例)残酷虐杀我方被俘官兵和伤员,结果战场上每每遇见拉响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事情,这种与美军作风的极大反差,反而动摇了越军的士气。苏德战争中,双方都虐待对方的被俘官兵,结果战场上双方都顽固作战到死。
对待敌方的被俘人员,恐怕只有中G的部队才有俘虏纪律和优待的传统,这可以转化吸收一部分敌方作战人员,降低战斗伤亡,也可能助长一部分顽寇的气焰。这跟中G早期极度缺乏技术兵种,长期处于战场劣势有关。中国古代,那也是“饥餐胡虏肉”的。
欧洲一向没有这个传统,或者说欧洲原本就没有信义这个传统。
骑士时代,只有出身高贵、家中富庶的中高级军官,才会被保留性命用于勒索赎金,其他的被俘者往往不是就地杀死就是卖做奴隶。
殖民时代,诱杀、俘杀土著首领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出名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收到堆满四间房间的金子,还是违背诺言杀死了之前俘获的阿兹特克皇帝。
近现代战争,美军虐囚天下皆知。日军的品行也不用说,就说二战中的西方国家。二战末期德国战俘,被美军宣传和暂时仁慈的假象所蒙骗,以为西方军队更“人道”,纷纷向西方军队投降,却不知道战争一结束,西方军队就撕下了伪装,用饿死冻死病死的残酷方法大量处决德国战俘。被苏联人俘虏的德国人,虽然一开始就受到粗暴对待,但是因为要用于苏联境内的劳动建设,最终生还得以释放回家的比例竟然远远高于西方军队的战俘营。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俘的悲催命运曝光,曾令天下哗然,但是美军依然不改其作风,有兴趣可以查阅相关史料,一定会为之震惊愤怒。
所以,被俘感言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生死考验,不是红口白牙上嘴唇碰下嘴唇,只有真正的危机关头,用行动才可以做出回答。不过就我国可能面临的作战对象,我觉得战死恐怕远比被俘获幸福,就好比是情报人员,自杀往往是比被俘受刑更好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4
这个非常复杂,一般士兵和军官在战场被俘,都会在战后经历长期的战俘交换工作才能回国,回国后军队会根据当时的战况对相应战俘军人提交的报告进行评估,横向比对,人证印证等工作,工作复杂程度和军人的军衔、岗位的重要性成正比。如果是高级官员和情报人员,那么审查将会非常严格,而且伴随很长时间的审查期,并调离要害部门。屈辱感,大多数军人都会有,至于后悔这就要看具体人和事了。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投降并不能算错,价值取向与生命尊严本身就是很辨证的。而很多战争的军事意义并不像卫国战争那样神圣,并不值得用生命去换取权贵的奢靡。
第2个回答  2014-09-04
对于我国来讲一旦你在战场上被俘。就代表你的政治生命的结束!回国的话会有专人帮你准备材料看身份来看是否会被隔离审查。如果你在俘虏的情况下向敌国头像或者叛国.等待你的是人民愤怒的力量!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会投降。
第3个回答  2017-07-28
如果我投降。不会,投降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愿意参战的人有为了自己国家侵略别人的人,也有保护自己国家的人,还有为自己心中正义献身的人。国家国家是先有家后有国。不说别的部落时代就有家庭而那时并没有国。如果说国是海那么家是水,只有一滴滴水才能汇聚成海。除了所谓的圣人,人们都是为了守护自己所爱的人。打战是不得已,谁也不会喜欢生离死别。同时打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除了绝望和无所牵挂的人没人会做必死之事。投降往往是在必死的,死也无法对活着想要守护的人产生帮助。至于拉手雷拖敌人一起死,只是被鼓吹的英雄。很多人被俘时都是弹尽粮绝,真有个手雷也早扔出去了。留颗子弹自杀什么的更是如此。纯粹不想被俘而自杀。至于不想被俘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网友提到的虐俘也可能是鲁迅笔下文化吃人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