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由来

这一词从何时开始?

第1个回答  2022-03-03

因为先有大学,后有大学生,所以先了解一下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1、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是天津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江苏常州人)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北洋大学堂"(学堂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立了。
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王宠惠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了。第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从香港考入的学员王宠惠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他学的专业是法律。王宠惠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
王宠惠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并为海牙国际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被聘为国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他出任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

       因此,中国最早的大学生是容闳,中国最早的本土大学生是王宠惠,是大学生的由来。

第2个回答  2022-06-07

《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也有讲新)民,在止于至善。”

读到大学,大多数人都接近或已成年。在法律上讲,只要你没有什么智力或者是心理障碍,就已经是一个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自然人了。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借言《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人按照长者的安排去一路向前行进,而大学正是你可以停下脚步来,静下心去思考你能成为、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期。只有考虑清楚了这个,你才能有所得。

我认为大学之大,在于在大学里,你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大学生,就是你在这个无限大的舞台上学习怎样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学生,你要学会为自己的一切负责。

大学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而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
近现代大学直接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方的高等学府也称之为大学,但严格地说,它们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
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着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也被称为“母大学”,是一所学生大学)。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是由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演变而来,1200年法国国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

第3个回答  2023-09-12

大学,在很多古老的文明中都存在过。不管过去那些“大学”在今天的人们眼里看上去水平多么低,但在当时的“大学”中,从老师到学生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在孔子和毕达哥拉斯时期,东西方在高等教育上的理念并没有大的区别,传道的重要性要高于授业和解惑。作为学生,他们追随老师不只是为了学习谋生的手段,比如孔子的门徒子贡谋生靠做生意,但是他从孔子那里学到的是如何成为“士”的修养。
孔子有个弟子叫樊迟,欲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他又提出学习园艺,孔子说:“吾不如老圃。” 樊迟就离开了。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在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学生求学主要是获取知识,没有现在这么强的功利心, 那时没有文凭,也没有学位。从这些“大学”出来,并不能保证有铁饭碗。因此,求学和谋生是分开的。
公元前4世纪时崛起的马其顿(位于希腊北方)占领了埃及,并且在亚历山大建立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不仅仅是一个藏书之所,而且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到了公元2世纪末,东汉帝国瓦解了,而西方的罗马帝国也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代。三个多世纪后,中国重新走向统一,并且从隋代开始了科举制度,太学也改成了国子监,但是规模没有东汉大。由于科举选士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和平时期下层人士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 因此,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然后又和社会地位、做官以及铁饭碗联系起来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学University一词,起源于过去的拉丁语Universities,意思是有一种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团体,它受到由领主认可的契约的保护,这个团体的管理(比如招收学生的条件、聘用老师的条件、学生完成学业的认可)是独立于所在地治辖权的。大学并非简简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学校。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术自由,从根子上讲来源于此。

第4个回答  2022-01-08

大学生节又称世界大学生节和国际学生节。一方面,它是指控暴徒对大学生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大学生反法西斯运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进步的权利。大学生节的历史渊源

1939年11月17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屠杀了布拉格大学的九名学生和两名教授。此外,其他学校的学生也遭到各种形式的侮辱和监禁,甚至面临当场死亡。1946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代表决定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学生日,以鼓励世界各地的学生建设一个富裕、强大、民主和进步的世界。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年轻人强大,国家就会强大,如果一个年轻人富有,国家就会富裕,如果一个年轻人聪明,如果一个年轻人自由,如果一个年轻人进步,如果一个年轻人对地球是男性,那么国家对地球是男性。

第5个回答  2021-10-29

故事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权力斗争中失败,不得不故意衣衫褴褛地跑去教皇度假的卡诺莎城堡下跪求饶,请求教皇的原谅。 这个事件史称“卡诺莎之辱”——一个手握绝对兵权的皇帝给人下跪求饶,这在中西方历史上都是仅此一例。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天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没文化。大家可能了解,在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统治着所有人的信仰。但更关键的一点是,文化和教育这个行业,当时也是给教会垄断的。结果就是,政权虽然有强大的兵权,但是却一直斗不过掌握了文化的教权。


俗话说缺啥补啥,没文化咱就补啊,可问题是现有的文化都掌握在教会手中啊。所以政权必须寻找一种不属于教权所掌握一类的文化,而提起这类文化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也是大家的老熟人 —— 亚里士多德。谈起亚里士多德,你可能会笑,这不是科学发展史上一个著名的、典型的反面教材吗?没错,这家伙提出了一堆很有名的、而且误导了人类上千年的错误观点,比如说重量大的东西下降的更快啊,力是运动的原因啊,天体永远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啊等等。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家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神一般的人物,他的著作被认为是古代的百科全书。这么和你说吧,一般大师的著作都是用多少多少本来描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直接用多少多少种来描述 —— 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流传下来的有47种,内容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神学、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诗歌、风俗以及法律等等。最关键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文化不仅博大,而且精深,他的文化自成体系,完全可以和号称比海还要深的神学一较高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