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如此深入人心,且流传千年而不衰,其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静夜思》.唐朝.(诗仙李白)床边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仰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仗剑去国,辞亲远行赶到了扬州市。在一个秋日的夜里,他仰头望一望天空中的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因此便留下了这一首传颂千载的巜静夜思》。这首诗即使在今天,也是绝大部分人背井离乡,在外面闯荡的切身体会。

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写作于公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市旅舍。一个人漂泊异乡,大白天只图奔忙繁忙,虽能临时淡化离情别绪。但是一到夜深人静时的情况下,心中就免不了涌起一阵阵思念故乡的浪涛。他仰头望一望洁白的,香蜜沉沉的秋月,禁不住低下头陷入沉思:此时的家乡,并不是也正处于这轮明月的映照下吗?故乡的父老兄弟、亲戚朋友,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远去的岁月与旧事……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诗仙李白望月,思念家乡,真心溢于言表,一首“绝响”顺理成章地从书中造成。

这一首五言绝句,没有独特新奇的想像,更没有绮丽精致的文辞。创作者仅仅用描述的语调,用几近直白的诗语,写下了远客的思乡之情。但是,本首诗却耐人寻味,诗情画意丰富多彩,自古以来,一直打动着一代又一代阅读者。短短的四句诗,小小二十字,内容好像很纯粹,事实上则是非常充实的;诗情画意好像比较容易了解,却又是感受不绝的。

从"疑"到"仰首",从"举头"到"低下头",品牌形象地阐明了词人心里主题活动,独特地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念家乡图,表达了创作者在静寂的月夜思念亲人的体会。通过洁白月光射到床边,产生了秋宵凉意。作家若隐若现地一望,仿佛地铺上了一层浓霜;秋月对孤身一人远客深感低迷,凝视着着月亮让人造成了遐思,立刻想起了故乡和家人。一个"霜"字运用十分恰当,既描述了月光的洁白,又体现了秋天的严寒,衬托出作家漂泊他乡的孤寂凄苦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3
这首诗写得非常浅显,但是意境又特别深刻,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是每一个字都特别的有韵味,所以可以流传千古
第2个回答  2022-07-03
静夜思读起来比较顺口,而且还传达着一种思念家乡的情感,很多小孩子都可以读懂的。
第3个回答  2022-07-03
因为特别的简单,通俗易懂。就算是小孩子也能够读明白这种诗歌,也能够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