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马陵之战,是孙膑太天真,还是庞涓太愚蠢?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爆发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其中齐国对阵魏国的马陵之战常为后世所称道。据传,在这场战役中,是因为孙膑采用了非常高明的减灶法,一步步消除了魏国军队和庞涓的戒心,最后把敌人给一窝端了,得以大获全胜。事实上如果细细推敲一番,有很多情节并不是很符合实际,或许多半是后人在得知结果以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充而成的。所以实际上孙膑一代军事家不可能如此天真,而庞涓也不至于蠢笨如斯。


    这次战役最初是魏国攻打弱小的韩国。韩国上下都不敌强大的魏国军队,在危难时刻只好向齐国发出求救信号。齐威王收到求救信以后,就向身边的辅臣咨询,到底要不要出兵帮助韩国解危。多人轮番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唯独只有孙膑的主张齐威王认为是可行的。他的计策是这样的,于情于理齐国都应该出手相助,但是出兵的时机很重要。一定要等到韩国实在无力应对的时候再出手。

   于是,齐国大将田忌和孙膑一起率兵出发。而另一边的魏军是由庞涓带领,他听到齐国要支援韩国的消息,马上从韩国撤兵。孙膑和庞涓两人都曾拜于鬼谷子门下学艺,只是庞涓此人气量狭小,无法容忍孙膑比他优秀,所以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而孙膑正好利用了庞涓的性格和魏军向来轻视齐国军队,认为齐军都是胆小之辈的心理。他建议田忌把每日军中用灶的数量一点点减少,从而营造一种假象,最后就把敌军带到了马陵道一带,魏军全军覆没,庞涓也自杀谢罪了。

   运用减灶的法子无非就是想让庞涓认为齐军贪生怕死,随着战事发展,不断有人逃跑。但是齐军规模如此之大,出现这么多士兵连续出逃的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而且那里并不是齐国的地界,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有心想逃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这样看来,孙膑是断然不会提出漏洞这么大的计划,同样地庞涓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他更不会这么轻易就上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