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年龄,可以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的概率,仅为0.3~%1.7%,大约在40岁左右的发病,会增长到5.5%,但是在65岁左右发病,通常是在10%左右。所以特发性震颤,一般都是发生在中老年的人群,它的平均发病年龄,大概是在37到47岁之间。特发性震颤与病情发展是无关的,这种疾病是发展缓慢的。特发性震颤的患者主要的表现,就会出现步态姿势异常,先从上肢开始,然后会慢慢的累积到躯干,甚至是全身的。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它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由上肢开始震颤,也可能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通常是两侧对称性一起开始,并以手为起始部位,影响到头颈部、声音、腿部或是躯干。部分患者是从头颈部、舌头或声音为颤抖的开始,但是极少有患者是从腿部开始的。如果因此较难早期察觉。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同时会影响到肢体的屈肌和伸肌,并以节律性的上下震动性运动为主。震颤的频率、振幅有改变,其进展过程也是非常缓慢。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是,患者在执行某些精细动作时,如拿水杯、绑鞋带或是拿针线等动作时会加重震颤。随着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而幅度增加,导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常难以控制震颤,因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特发性震颤对酒精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患者摄取少量酒精可减少震颤,但42%~75%的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仅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

导致特发性震颤的原因
特发性震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现代研究发现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特发性震颤。

引起特发性震颤的原因,主要由脑内特定区域的不正常信号传递导致,这些区域包括小脑、丘脑和脑干。具体的致病原因目前还不确切,约有30%~5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且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是有些没有家族史的患者也会患特发性震颤病。

导致特发性震颤的原因是存在诱发因素,有研究发现,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去氢骆驼蓬碱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而骆驼蓬碱则是可以导致震颤的神经毒性物质,该物质在经长时间高温烧煮后的肉类中含量较高。饮食中的重金属铅和吸烟等或许也和特发性震颤发病相关。

导致特发性震颤的原因是年龄老化。这是特发性震颤偏好于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人到了老年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易患各种疾病,特发性震颤综合症是其中的一种。环境因素:一种疾病的发生多多少少与环境因素有关,对于特发性震颤病也是如此,之所以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其原因就是可能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特发性震颤不是不治之症,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可考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损毁术或深部电刺激术。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5
特发性震颤属于一个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先天家族遗传性和后天各种因素导致的特发性震颤,它的症状表现主要是手,头,腿不自主的抖动,尤其是在紧张激动或者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会加重,病情加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起居。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家族史疾病,据统计,约60%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
第2个回答  2022-01-26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因基因突变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活动时发生震颤,可累积四肢、躯干、面部等,逐渐加重。
第3个回答  2021-09-27
情绪紧张、激动、生气的时候,比如上台讲话,唱歌,或者喝酒的时候会出现手抖,拿不稳酒杯
第4个回答  2021-03-02
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