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加工与热加工工艺的区别以及所造成的缺陷

如题所述

一般说的冷加工和热加工中的“加工”,常常是指塑性变形。对于金属的塑性变形而言,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叫再结晶温度,高于这个温度下进行变形加工就称为热加工(变形),低于此温度加工就是冷加工(变形)。 热加工没有加工硬化现象,或者说加工硬化被随时消除了。 热加工后对组织的影响 :(1)改善铸锭组织。消除空洞、细化晶粒、降低偏析;提高强度、塑性、韧性。 (2) 形成纤维组织(流线)。第二相或夹杂物沿变形方向呈纤维状分布, 沿流线方向比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好 (3)控制好终轧温度和变形量,金属获得良好的再结晶组织。热加工的特点(1)变形省力,可持续大变形量加工; (2)提高材料内部质量和性能; (3)耗能、表面氧化冷变形具有加工硬化问题,随变形量提高,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继续加工困难(常常要增加再结晶退火工序)。其特点可以对照热加工进行总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9
热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工艺。冷加工反之。例如,在室温下对铁塑性变形是冷加工,因为纯铁的熔点是1538度,按照T再=0.4T熔可知,室温远低于铁的再结晶温度,故属于冷加工。而锡的再结晶温度大约为-7度,所以室温下对锡塑性变形属于热加工。冷加工最大的特点是加工硬化现象,就是说,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是由于位错的钉扎以及林位错的缠结等原因造成位错不能轻易的滑移的原因。所以冷加工对材料来讲,缺陷大概就是加工硬化(这在另一方面来说是好处),还有空位浓度增加。BAL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