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大米对人身有害吗大米放三四年了但没坏还能吃吗

陈旧大米对人身有害吗大米放三四年了但没坏还能吃吗

三四年的建议不要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陈米的危害,自不必说,和其他食物一样,米放时间长了也容易坏,据试验表明,时间放长了的陈米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它是一种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大米里含有脂肪、蛋白质、淀粉,这些成分都会因为储存的时间而受到影响。而且时间一长,大米的品质就下降,煮出来的米粘度、质感都不如从前,米的香味也没有了。

大米主要是指早籼米(机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糯米等。

优质大米,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纵沟较浅,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有嚼劲,气味喷香。

劣质大米,米粒不充实,瘦小,纵沟较深,无光泽,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黄色、灰褐色、赤褐色,且光泽差、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异味。

糯米,中籼糯米呈长椭圆形,粳糯米呈椭圆形,均呈乳白色,不透明。蒸煮时吸水率及胀性最小,粘性强,富有光泽。一般向糯米中掺入其它大米的掺假糯米可用碘酒浸泡片刻,再用清水洗净米粒,糯米为紫红色,而籼米或粳米显蓝色。

小米,一般小米呈鲜艳自然黄色,光泽圆润,手轻捏时,手上不会染上黄色。若用姜黄或地板黄等色素染过的小米,在用手轻捏时会在手上染上黄色,或把少量小米放入杯中加入少量水,摇晃后静置,若水变黄即可说明该小米染过色。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般含水份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米的质量也较差。

(5)看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

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

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的也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扩展资料:

大米储存

环境因素

大米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后,由于温度、水分等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

贮存时间、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大米陈化主要因素,另外大米品种、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以及虫霉危害也与大米陈化有密切关系。

大米陈化速度与贮存时间成正比,贮存时间愈长,陈化愈重。水分大,温度高,加工精度差,糠粉多,大米陈化速度就快。

不同类型的大米中糯米陈化最快,粳米次之,籼米较慢,因此,为保持大米的新鲜品质与食用可口性,应注意减少贮存时间,保持阴凉干燥。大米的储藏要在15℃以下的低温,相对湿度在75%,大米平衡水分14.5%为储藏的最佳条件。

大米的储藏形态有毛稻、糙米和精白米,前二者是有生命状态,储藏期间较长,后者无生命,不宜长期储藏。

大米仓库通常采用熏蒸的方法,家庭采取日晒或放置花椒等方法对稻米进行防虫、驱虫。未熟粒、虫害粒等受伤害或发育不健全的米粒,不仅易发生劣变,还会导致正常病变。

储藏中游离脂肪酸、蛋白质与淀粉相互作用可形成环状结构,加强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结合,影响大米蒸煮时的膨润和软化。

储藏中影响稻米品质劣变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虫害及自身的生化变化等。其中自身的生化变化是大米劣变的主要原因,如发芽率减少、蛋白质降解和脂肪的氧化等,可导致稻米失去新米的清香,产生不良的“陈米臭”。

与新米相比,陈米做的饭硬,且黏度下降,烹煮时间延长。而要抑制这些变化,主要应考虑储藏条件。

大米的储藏流通多为糙米。糙米往往要经过碾米加工,除去部分或全部皮层才能得到我们通常食用的大米。

米的新陈常用邻甲氧基苯酚反应试验判断。

存储禁忌

大米不宜与鱼、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容易吸水导致霉变;稻米存放忌讳直接着地,应该放在干燥通风干净的垫板上;

室内忌讳有水分高的食品同时储存,否则容易吸水导致霉变;家庭忌讳大米存放在厨房内,因为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稻米的质量影响很大。

大蒜防虫法

【方法】在存米的容器里分散的放几瓣大蒜,把容器盖严,能起到防虫的效果。

瓶装防虫法

【方法】可以把袋装的大米分别装入饮料瓶内,也能保存很长时间不生虫。

花椒防虫法

用几块纱布分别包一些花椒粒,放入装米的容器里,放置于上、中、下不同的位置,然后把容器盖严。

干海带防虫法

因为干海带有很强的吸湿能力,所以起到杀虫和抑制霉菌的作用。

【方法】在大米中放一些干海带,大米和海带的比例大概为100∶1,隔10天左右取出并晒干,然后再放回米缸。此方法可反复使用,能有效防止大米霉变和生虫。

食用碱防虫法

【方法】在装米的容器底部铺些可食用碱,上面再铺塑料布,然后再放大米,把容器盖严,可防虫。

用密封袋子装米,可以将袋子直接放到煮好的花椒水中浸透并晾干,再装米时就可以防止生虫了。

白酒防虫法

因为白酒中挥发的乙醇有灭虫、杀菌的作用,所以可防止大米生虫。

【方法】在存米的容器里放入一个装有白酒的干净酒瓶,瓶口高于米面,不加盖子,然后把容器盖严,可以防止生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5

陈米的危害,自不必说,和其他食物一样,米放时间长了也容易坏,据试验表明,时间放长了的陈米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它是一种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大米里含有脂肪、蛋白质、淀粉,这些成分都会因为储存的时间而受到影响。而且时间一长,大米的品质就下降,煮出来的米粘度、质感都不如从前,米的香味也没有了。时间长了,米还会长霉,一般的绿霉菌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太大,只要将米多淘几遍就行了,但米还会长黄曲霉,上面我已经提到黄曲霉的危害了。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已经轻度变质的大米,从外表基本看不出什么变化。判断大米是否可以安全食用的方法如下:

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有3种:

一是看淘米水的颜色,如果淘米水的颜色发黑、发绿,最好不要食用;

二是观察米胚,如果米的顶端发黑,说明大米已经过了安全食用期;

三是将大米放入塑料袋中密封5分钟后打开,如果有异味,说明大米已经变质。

如果你还是分辨不出来放了三四年的陈米是否变质,我建议为了身体的健康,还是不要食用为好。


扩展资料:

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

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因此,食用大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

参考资料:大米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要是大米发黑就不能吃了。

因为大米发霉,如果是一般的绿霉菌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太大,只要将米多淘几遍就行了。但米还会长黄曲霉,这是一种毒素,吃下去人是会中毒的,黄曲霉菌在几百度的高温下也不能杀除,是一种强致癌物

春夏潮湿炎热,水分大的大米保质期只有3个月,而进口的大米,一般会多一道风干工序,水分大量减少,保质期会长达24个月。袋装大米上标注的保质期,由生产厂家通过实验确定,质监和食药等主管部门通过抽检进行监督。

大米存放时间越长,营养成分越易流失,真空包装的大米开封后,也会受空气中水分等影响。而市民在买回大米后,最好放在干燥密闭的米缸内储存。

扩展资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米饭,所以大米的品质与新鲜对人的健康特别重要。大米的贮存也同样重要,那么大米发霉怎么办?大米发霉首先表现出色泽和气味异常,可通过基本的“闻、看、摸”来判断。

一、闻:如闻到大米有异味,这是发热霉变的先兆,处于霉变早期的大米,异味并不明显。

二、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大米是否发生霉变:

1)、出现脱糠:因米粒潮湿,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显得毛糙、不光洁。

2)、起眼: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此侵蚀,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

3)、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故称起筋,米的色泽发暗。

三、摸: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团。

那么怎么做能防止大米生虫与发霉呢?

大米最好将放在干净、严实的缸、坛中,并备有盖子。如果用布袋米,要在布袋外面套一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阴凉通风处。

大米防生虫、发霉小窍门

1、在几块干净的小纱布块包上少许的花椒,扎好后放置米中,可起到防虫的效果。若是用米袋来装米的话,可以先将米袋浸在烧开的花椒汁里10分钟,晾干后再盛米,也有防虫的效果。

2、在大米中放少许海带可以防止大米霉变。每隔10天左右要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中。一份海带可反复使用20余次。不但可以抑制霉菌还可避免大米生虫。

3、在酒瓶中装上50克左右的白酒,不盖盖儿,然后把装有酒的瓶子埋在米中,瓶口高出米面,将米缸盖好或米袋封口。由于米的微弱呼吸,使空气越来越少,而酒中挥发的乙醇有灭虫、杀菌作用。

4、将大蒜瓣分散的放在米中可起到很好的防虫杀菌效果,每隔半个月换一次即可。

参考资料:人民网▬生活小窍门:怎么防大米发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