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应该放在人才市场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呢?

头几天报名我们这的一个工作要看档案,然后就拿着证明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档案,然后人社局的人要报到证,我就给她了,她说就算报道了,报道证备注写上了我们当地的人社局了,说以后放在我们这里的人社局就可以了,我想知道我的档案能一直保存在我们这里的人社局嘛? 他们说把档案放在人才市场就能算工龄,是不是这样呢?我是应该把档案放人才市场还是人社局呢?

对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

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扩展资料:

档案具体功能:

一、保留个人原有干部身份;

二、办理工作调动时需要个人档案;

三、参加公务人员招聘考试,需档案确定身份;

四、办理个人退休手续时,要查看档案记录;

五、专业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六、出国政审和公证时,需要查阅个人档案。

档案挂靠在人事代理公司的好处:

1、档案托管及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和保管;

2、档案查阅,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各类政审、证明材料出具;

3、为升学、就业的人事代理毕业生办理档案转递、人事手续调动;

4、各类证明出具:档案存档证明、政审证明、无业证明、考研工作证明等;

5、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办理职称报名及评定服务;

6、为托管党组织关系的毕业生提供转接和管理,预备党员转正;

7、提供人事政策、法律法规咨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9

档案是应该放在人才市场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呢?

档案要放在正规的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中心在可以,超过一定时间,就是“黑档”,所以如果你的档案是存放在自己手里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存档


扩展资料:

劳动局包括劳动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劳动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管理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涉外就业;综合管理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综合管理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负责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劳动行政监督检查权,监督检查辖区内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组织查处劳动违法案件,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负责劳动信访工作;负责劳动普法工作。综合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劳动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的具体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内政策性就业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服务工作;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的核准工作;负责劳务扶贫和劳务合作工作;负责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服务工作;负责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工作;负责流动就业统计工作;负责临时工调配费核缴工作。

第2个回答  2018-03-30

1、人才市场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下属科室或指定档案存放机构,当然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档案放这两个地方是没有实质性区别。

2、关于档案保管问题,具体要看单位的性质和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单位有上级上级主管部门的,档案一般上级主管部门保存。

b.单位对档案没有要求,个人可以决定将档案放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或者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一般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找到工作签订就业协议的话,学校都会将档案直接打回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c.用人单位对档案进行统一保管,当然一般非公务员单位是没有保管档案的权利的,一般是由单位统一将档案放人才交流中心托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HRSS) 是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和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中国国家权力机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2008.03.11)“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通过组建,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3月31日正式挂牌,而其官方网站也于同日开始运行。

时光流转,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思想,机构的设置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到1982年,政府机构设置量达到最高峰。从此之后开始了五轮的政府部门精简改革,分别是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1982年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任务就是将国务院100个工作部门精简到61个。1988年和1993年,为了“政企分开,转变职能”又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到了1998年,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调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为29个。5次精简改革,加强了国有企业部门和公共社会服务部门的管理,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与人、工作有关的机构开始了几次调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1982年5月,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家编办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合并成立劳动人事部,赵守一任部长。198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劳动人事分离,并分别充实了其他功能后成立了人事部、劳动部,将原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并入人事部,适应党政分开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强化政府的人事管理职能。1998年的机构改革,在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当时由劳动部管理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民政部管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各行业部门统筹的养老保险以及卫生部门管理的公费医疗,统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为了减少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与脱节现象,2008年,本届政府推行大部制,人事与劳动保障成为首选的一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应运而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旨在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完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全社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

作为肩负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她将在两大领域发挥政府的调控服务功能:一是以促进就业、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以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管理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职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11

档案是不能放在自己手里保管的,必须放在正规的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中心在可以,超过一定时间,就是“黑档”,所以如果你的档案是存放在自己手里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存档。

第4个回答  2021-06-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