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的财务困境分类

如题所述

财务困境成本包括哪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亏损企业按其亏损时间,可分为偶然亏损企业、间断亏损企业和连续亏损企业三类。偶然亏损企业是指历史上没有亏损发生,只是目前一年亏损的企业;间断亏损企业是指历史上亏损时有发生,但并非连续亏损的企业,即时盈时亏的企业;连续亏损企业是指连续二年以上亏损的企业。弄清这一点很必要。因为我国财务制度规定,企业亏损可由以后年度利润弥补,企业盈利可以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计缴所得税,但弥补期限不能超过三年。若三年连续亏损,则第一年亏损就无法弥补。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销售收入过小,成本费用过大;
②销售收入过小,现金短缺;
③成本费用过大,现金短缺;
④销售收入过小,成本费用过大,现金短缺。
对于前三种情况企业若能加强管理,问题不难解决。但是第四种情况则是进入财务困境。若不采取强力措施,恐怕企业只能破产,别无他途。
例如1976年,北美农机业三巨头Massey Ferguson、国际Harvester和Deere的市场份额分别34%、 28%、38%。随后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高居不下。1979年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希望抑制通货膨胀。但此举增加了用户融资购买农机的资金成本,农机需求显着下降。Massey Ferguson和国际Har vester公司由于债务负担重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而债务负担轻的 Deere利用未使用的债务融资能力进行必要的投资,支援陷入困境的经销商。1980年,Deere公司在北美农机市场占有率上升到49%,而 Massey Ferguson、国际Harvester分别下降到28%、22%。1980年底,农机业需求仍不景气。由于债务融资能力下降,Deere公司面临削减投资专案和在发行新股(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的抉择。1981年1月5日,Deere公司宣布发行1 72亿美元新股,用于投资必要的专案,同时偿还部分债务,降低债务比例。Deere公司因此重新储备了债务融资能力。而债务沉重的竞争对手 Massey Ferguson公司和国际Har vester公司一直处于财务困境,最终均宣布破产。 盈利企业按其发展状况,可分为稳健发展的盈利企业和超常发展的盈利企业。超常发展是只求利润,不顾风险的直线发展或急剧成长。尽管不乏有通过贷款、高负债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扩张获得超常发展而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但“技改和扩建债务危机现象”非常普遍,财务危机深重、甚至破产的企业不胜枚举。盈利型财务困境往往始发于扩大销售。为了扩大销售,于是增加产成品存货,原材料存货,增加应收款项,增加设备投资。具体表现为一见订货踊跃,就唯恐生产能力不足。增加设备,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而自有资金又不充裕,于是借款。导致了固定资产过大,负债过大。
而固定资产购置后,必需要较多的相关原材料和在产品资金。这就造成存货过大并促使产成品资金上升。同时,由于借债或赊购的增加,负债进一步增大。这样产成品存货过大,造成赊销量过大,应收款项过大;应收款项过大又进一步导致借款的增加或应付款的无力支付,负债再次增加,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一旦市场变化,销货锐减,势必出现现金短缺,进入“有利可图,无钱可用”的财务困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