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关原理谈谈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正确的理解

根据公关原理谈谈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正确的理解

顾客是上帝,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去服务,无话可说,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用五星级服务不为过。毕竟大多顾客确实是对的,自己也不是百分百正确。
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最早出处,应该是把中国的第一家店建在深圳洪湖的沃尔玛,在他的墙上可以醒目的看到有一条标语,每一个进入商店的人都可以看到:
1、顾客永远是对的;
2、顾客如果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
现实生活中,服务行业倡导“顾客是上帝”,顾客面对服务者的服务,也习惯了自己就是“上帝”。觉得给钱了就理所当然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对待和“上帝”般的服务。因此,顾客指着服务员的鼻子大骂,而服务员“强颜欢笑”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顾客,我们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可厚非。但是仗着自己是“上帝”而不讲道理,作威作福,甚至侮辱人格,不仅不是仁慈的“上帝”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会加剧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会造成语言或人身冲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好地获取利益,公司、企业等自然要采取各种营销手段打开顾客的钱袋,而服务作为顾客消费的重要考量因素,采用各种方式提升服务自然成了各行各业争取顾客的手段。因此,服务行业倡导“顾客是上帝”。然而,事物总是容易从一个极端演变到另一个极端。“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理念了,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 “有钱就是大爷”的潜台词。
顾客是上帝”,是从服务态度上说的,而中国的服务行业还处于初创阶段,在发达国家这个说法早已有了调整。当顾客对营业员有伤害时,营业员绝不会无条件的向顾客认错,赔礼道歉的。举一个例子,我国的各大航空公司屡屡对空乘人员进行教育,内容无非是空姐受到骚扰也不可反抗之类。而新加坡已经对反抗乘客无礼行为的空姐进行重奖了。香港空姐也开始习练咏春拳,以应付无良乘客。营业员也与有顾客相同的不受伤害的权利,顾客像上帝一样,但顾客绝对不是上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2
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最早出处,应该是把中国的第一家店建在深圳洪湖的沃尔玛,在他的墙上可以醒目的看到有一条标语,每一个进入商店的人都可以看到:“1、顾客永远是对的;2、顾客如果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 创始人山姆沃顿如是说:“事实上,顾客能够解雇我们公司的每个人,他们只需要到其它的地方去花钱,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让顾客。 ――“我们的上帝”满意的程度” 。由于沃尔玛在行业的影响力,一时间这句话传遍了大江南北。于是在很多的企业都把“顾客永远是对的” “顾客第一”、“服务第一”等类似的口号被众多的企业称为其宗旨,并出现在许多企业的广告创意之中。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曾经对一家移动公司的中高层领导在服务方面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吗”?,有三种答案“是、不一定、否”。根据收集后整理分析,75%的管理人员选择“不一定、否”

  我将他们解释的理由整理归纳了一下,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

  1、企业要承担不应有的损失

  如果都是顾客永远是对的,那么体现在产品上,如有的顾客认为产品有问题,那么依据这个原则,肯定要退换,企业就损失了。“如果企业拿出的是好产品,而顾客却说是伪劣产品,能说顾客总是正确 吗?

  2、不能迁就刁难的客户

  有些客户是很刁难的,总是喜欢无事生非,喜欢挑企业的各种毛病,”“如果顾客对产品的使用方法不正确,那就是顾客的错。”“如果顾客故意‘不正确’,企业也没有办法。”“对那些刁蛮任性,故 意挑三拣四的顾客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企业要防止那些别有用心的顾客,不能一味迁就。”

  3、不能以顾客的观点左右企业

  “顾客的观点偏向于个人利益,企业不应该以顾客的观点来左右企业的企划。”“企业与消费者应该是对等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原则。”

  4、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顾客

  “因为顾客的需要各不相同,所以很难让他们都满意。”“企业不能满足顾客的所有要求,所以只能说在特定条件下顾客总是正确的。”“前提是顾客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通过努力是能达到的。“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以赢得顾客的信任,而不是单方面的遵循‘顾客总是正确的原则’。

  5、要使顾客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对那些恶意攻击企业的顾客,企业奋起反击正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努力使顾客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应 该教育我们的顾客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思想。”“顾客是上帝,但上帝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消费者也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个问题看法很多,以上分析的都没有错。可能继续调查下去,得出的答案还会更多。 但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不是去分辨有多少人同意,有多少人不同意。问题的关键是:既然“顾客永远是对的”,已经挂在了墙上,或者印成手册分发到了服务人员手中,但企业的中高层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那么在这种没有统一思想的管理氛围中,一线人员怎么可能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就像我们熟知的“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大家都去讨论这句话的对还是错,甚至有人得出因为老外是信仰基督教的所以他们称呼“顾客是上帝”。我至今不明白我们讨论这句话的对错有什么意义。同样做服务工作的,老外们让国人记住了“顾客永远是对的”和“顾客是上帝”这句话,让我们的消费者很爽。而我们国内的做服务的企业呢?你们让中国的消费者记住了什么?你们说了什么让国人很爽的话?就单单在这方面,我们是不如老外的。既然今天谈的是中西方对这个问题的差异,因此,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样回答的。

  一天,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轮胎。来到了诺兹特劳姆连锁店要求退货,她坚持说这只轮胎是这里买的,其实这家店重来就没有销售过这种轮胎。售货员很有礼貌的向她解释说我们店里面重来就没有销售过这种轮胎,你肯定是搞错了。“不”老太太坚持说“我肯定是这里买的,只要我不满意就要退货”。最后,销售人员和主管商量后,他们决定接受“自己的轮胎”并且态度相当好的把如数退还给了客户,老太太很满意的离开了,从那以后,她就一而再的在这家店里买东西。这位老太太成了诺兹特劳姆连锁店忠实的客户,诺兹特劳姆连锁店的服务宗旨是“客户永远是对的,我们要为客户做一切可能做到的事情”。在这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中,事件的价值在于当顾客的确是是错的时候,诺兹特劳姆还是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但是,公司还是将这个事件认定是老太太错了。只是对老太太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

  从上面这个典型的案例里,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1、“客户永远是对的”是可以挂在墙上的,为什么不挂呢?有坏处吗?至少让客户看到了很舒服。能让客户感觉舒服的事为什么不做,有什么事情比简单的让客户舒服还重要呢?

  2、光有“客户永远是对的”是不够的,那是给客户看的,企业要做的是依然是如何满意我的客户,配合公司的服务战略,优秀的外企都在改善可能提高客户服务的各个方面,如IBM公司有三大基本信念:尊重每一个人;提供最佳服务;追求卓越工作。这三大信念贯穿于IBM公司的一切工作规范和经营活动之中。IBM专门选用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担任3年主管助理,在整整3年的时间中,他只负责一项工作,就是对任何顾客的抱怨或疑难,务必在24小时内解决。沃尔玛的成功也不单单只是墙上挂几个标语就能成功。

  3、即使是客户真的错了,我们需要做的还是要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从长远看,获益的要远远大于你的付出,因为我们都知道,客户会将不满意的东西四处传播。即使企业遇到了刁难的客户,那请问刁难的客户又会有多少?他们能危害到你企业的正常运转吗?这么多年的咨询工作,我发现客户的不满大都是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迟缓而造成的,有些问题可能不能立即解决,但是缺乏和客户及时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客户的不满意急剧上升。客户的不满也大都是一些小问题引起的。

  4.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授权机制,客户的不满是受时间的影响的,即使可以解决也要知道解决的具体时间,因此,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授权机制,不要因为一些小的问题而东请示西汇报。

  “淮南为桔,淮北为枳”,国外许多优秀的理念,拿到国内的企业总是做的走样。“顾客永远是对的” 和“以人为本”这样的标语频频出现在国内企业的各项文本中。但企业除了挂在墙上的标语,以及对一线员工进行的无休止的服务客户的训练外,没有看到具体的服务措施在执行。这些轰轰烈烈的服务秀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冷静下来。

纯属复制粘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4
一、理解如下:
从产品变成商品的核心所在是需要顾客完成购买行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顾客有很宽的自由选择权利,这是顾客是上帝的核心理由,从产品变成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中顾客处于完全的主动;其次,顾客被贵尊为上帝,在顾客心理留下怡悦的感觉,产品容易获得较好评价,促成最后购买行为;还有一点很重要,顾客一次购买量可能并不大,但顾客的终生购买量会非常大,比如购买一双皮鞋可能只有200元购买量,可顾客的一生可能需要用50双皮鞋,一个顾客仅仅皮鞋的终生购买量就有1万元之巨。顾客获得上帝般的待遇,创造出大量满意的顾客,企业从而分享顾客的终生购买量,百年常青的企业也就诞生了。
二、 把顾客当上帝,和顾客成功成交的技巧:
一、赞美法
通过赞美让顾客不得不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时很注重××(如:仪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会舍不得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
二、讨好法
聪明人透漏一个诀窍:当别人都卖出,成功者购买;当别人却买进,成功者卖出。现在决策需要勇气和智慧,许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气的时候建立了他们成功的基础。通过说购买者聪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讨好顾客,得意忘形时掉了钱包!
三、化小法
景气是一个大的宏观环境变化,是单个人无法改变的,对每个人来说在短时间内还是按部就班,一切“照旧”。这样将事情淡化,将大事化小来处理,就会减少宏观环境对交易的影响。如:这些日子来有很多人谈到市场不景气,但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说不会影响您购买××产品的。
四、例证法
举前人的例子,举成功者的例子,举身边的例子,举一类人的群体共同行为例子,举流行的例子,举领导的例子,举歌星偶像的例子,让顾客向往,产生冲动、马上购买。如:某某先生,××人××时间购买了这种产品,用后感觉怎么样(有什么评价,对他有什么改变)。今天,你有相同的机会,作出相同的决定,你愿意吗?
五、得失法
交易就是一种投资,有得必有失。单纯以价格来进行购买决策是不全面的,光看价格,会忽略品质、服务、产品附加值等,这对购买者本身是个遗憾。如:您认为某一项产品投资过多吗?但是投资过少也有他的问题所在,投资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为您购买的产品无法达到颁期的满足(无法享受产品的一些附加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08
前半句可以理解接受,顾客是上帝,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去服务,哪是无话可说,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用五星级服务不为过。但下半句我表示不能接受,毕竟大多顾客确实是对的,我们也不是百分百正确!
但确有哪么一些顾客,当他们心情不好或有因难不开心时,对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视若无睹,把我们服务员工不当人看,对我们员工呼呼喝喝,大声责骂,稍有不顺可能还有暴力发生。对于这样的局面,我们员工只能泪往心里流,不能有一点反驳。
只能默默挨骂,好象我们服务员工是低人一等,人为将我们和消费者分三六九等,等到顾客投诉,上级部门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是员工的错,还要威胁要处理员工,要调员工的岗位,要员工倒向野蛮顾客陪礼。上级根本不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这就是当今大型国企的管理之道,令员工心寒与心痛。
现在好多国企都在精减一线员工,让本来就不堪负重的一线员工更加雪上加霜,人手少,工作量加大,员工三头六臂,样样岗位都是同一人做,服务质量自然就会不够全,哪样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哪就需要上级更要体贴一线员工,多点维护一线员工的尊严,根据实际情况,该是谁的不对,要区分清楚,哪样才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不会让员工受委屈。受不公平批评。
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搞好,让员工心情舒畅,放胆工作,只有这样,才会让哪些不讲道理的人得逞!只有这样才能搞好企业员工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会和谐!
第4个回答  2017-09-27
这其实是一种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顾客的需求的态度,而满足“顾客”需求。
在这里,要清楚定位顾客的含义,符合顾客的合理要求是应该的,但不是去满足非“顾客”的欲望,超出顾客身份的非合理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