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总是仕途不顺,难道真是怀才不遇?

如题所述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总是仕途不顺的原因就是怀才不遇,虽然他们都有着极高的才华,不过他们大都没有遇见一个好君王。除此之外,他们大多出自贫寒人家,没有可以依靠的背景,虽然他们可以通过考试出人头地,不过在他们在达到一定的官职之后,还是需要别人引荐而且得到皇帝赏识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谈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那就太多太多,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辛弃疾、苏轼、文天祥等等。他们都是中国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而且他们还代表着不同诗派,他们诗更是流传千古,或许他们的诗风格千差万别,不过他们却又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当时都基本没有得到君王的赏识,他们的一生也都处在壮志难酬的悲伤之中。

他们的仕途不如意,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遇到赏识他们的君王。只要是贤明的君主,都会重视人才的选拔,但类似苏轼这样的诗人就是得不到君王的重视和赏识,或许他们本身的性格以及观念有着一些问题,但当时的君王不能够欣赏到他们的长处才是主要原因。苏轼作为一个状元,本应该前途无量,不过却一生遭受三次贬黜,后半生的他更是一直处于漂泊之中。

除了苏轼、李白这些赫赫有名的诗人不得君王赏识,一生都处于漂泊之中外,还有辛弃疾、杜甫等许多著名诗人也是一生都处于壮志难酬的尴尬境地中。其实,历史上的他们是一群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人,虽饱含知识,不过现实总是在跟他们开玩笑,一生仕途都相当不得意。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形容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真的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5
仕途比较顺的读书人,大把的时间用在官场上,根本没有时间继续做学问。而得不到重用的读书人,为了受到重视会不断的读书,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内心有很多感叹,所以很多有感而发所作的诗都流传了下来,从而在历史上成就了自己。
第2个回答  2019-12-05
因为文人相对来说比较有骨气,他们在官场中生存不屑于阿谀奉承,也不屑于同流合污。正是如此所以他们才显得和那些在官场里八面玲珑的人不一样,自然就得不到重用,所以仕途不顺。
第3个回答  2019-12-05
历史上的诗人大多清高,他们虽然有才华,但不懂得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所以他们虽然有满腔热血,却因为无法做到与官场上那些同流合污,所以才会导致怀才不遇。
第4个回答  2019-12-10
我觉得在历史上仕途比较顺利的往往留下来的著作比较少,因为有权了以后难免会发生腐败,腐败以后总要被统治者问罪,像古代的株连九族,所以说有些仕途顺利的人,也不能够写下来一些对自己统治者不好的文章,也就不能够被百姓所流传和记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