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唐书列传第十六翻译

就朱汉宾那几段就可以了

原文:
朱漠宾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父元礼,始为郡将,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於淮南。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梁祖之攻兖、郸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於其额,号为“雁子都”。梁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明年,授左龙武统军。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家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於第。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於皇弟之上,非宜也。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不数日,友谦赤族。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
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凡所履历,不闻逾法。梁时,尝领军屯魏州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在曹曰,飞蝗去境,父老歌之。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敛,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谧曰贞惠。
有子四人,长曰崇勋,官至左武卫将军。

译文:
朱汉宾
朱汉宾字绩臣,毫州谯县人。父亲朱元礼,最初任郡将,梁太祖得知他的名声,提拔为军校,跟随庞师古渡过淮水,在淮南战死。朱汉宾年少时有膂力,体形魁梧而精神饱满,胆量过人,梁太祖因他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把他提拔到自己帐下,编入本家的名籍。梁太祖进攻兖州、郓州时,朱瑾招募数百名骁勇的人,在他们额头上刺画双雁,号称“雁子都”。梁太祖得知后,也挑选数百人,单独组建一军,号称“落雁都”。任命朱汉宾为军使,当时人称他为“朱落雁”。后来和众将领击溃蔡州叛贼有功,天复年间任命为右羽林统军。入梁朝,历任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京任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抵达洛阳,朱汉宾白军镇入京朝见,又令回镇。第二年,任命为左龙武统军。庄宗曾亲临朱汉宾的府宅,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奏家中的音乐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京朝见,明宗住在洛阳,因朱友谦是旧交,朱汉宾在家中设酒宴。庄宗的众兄弟在席,朱友谦坐在永王李存霸的上方。酒兴正浓,朱汉宾用大杯敬朱友谦酒说:“你的名望地位虽高,坐在皇弟的上方,不合适吧。我和你都在梁朝,因同姓而交情深厚,自从你入朝,我三次发出专函问候,一点回音也没有,轻视我地位低下,不也太过分了吗!”元行钦担心他们会争执不休,经劝解才停止了。没几天,朱友谦全家被杀。赵在礼占据魏州,元行钦率军征讨,诏令朱漠宾暂时主管河南府事务。明宗任命朱汉宾为右街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正受到信任重用,朱汉宾暗中派人去拉关系,得以联姻。天成末年,任潞州节度使,调任晋州镇将。安重诲被杀后,朱汉宾再次任上将军。第二年秋天,朱汉宾告老,授予太子少保的官衔退休。清泰二年六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朱汉宾年轻时勇猛矫健,到晚年食量酒量过人,体态仍旧很魁梧。凡是他担任职务的地方,没听说有违法的事。梁朝时,曾率军驻扎在魏州莘县,正逢主帅离开了本郡,各军都用私利引诱,请他自任留后,朱汉宾立即杀掉他们的代言人,拒绝不听,得知这事的人很赞赏。在曹州的时候,飞蝗离开州境,父老乡亲讴歌赞叹。掌管平阳时遇上旱灾,亲自洁身斋戒到龙子祠祈祷,过一天就雨水充足,全境大丰收,人们都认为是他的仁厚的政治感召的。当他退休后,东归亳郡,见乡中故友、亲戚死亡的人,有坟墓没建的就送给棺木衣饰,有婚嫁没完成的就补助钱财礼品,蒙受他恩惠的达数百家,州中人赞扬他的高义。不久回到洛阳,有府宅在怀仁里,北边以洛水为限,南边靠着大道,高屋幢幢相连,大树枝干相交,有吹笙唱歌的童儿,有身着罗绮的舞女,天天以此自乐,颐养天生的和气,安享自己的晚年,这真是近代知足的良将啊。晋高祖即位,追赠太子少傅,谧作贞惠。
朱汉宾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崇勋,官位升到左武卫将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