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

君子对于行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只有行为、学说、名声符合了礼义才是宝贵的。

出处:《荀子·不苟》

选段: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 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译文:

君子对于行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只有行为、学说、名声符合了礼义才是宝贵的。所以怀里抱着石头而投河自杀,这是难以做到的行为,但申徒狄却能够这样做;然而君子并不推崇,是因为它不合礼义的中正之道。

扩展资料:

“不苟”,出自篇中首句。苟,不合理;不苟,恰当合理。本篇通过对君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理想的道德标准。以对比的手法,极力表彰君子的种种可贵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径。

作者在文中也提出“法后王”的思想:“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后王,指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一说指当代君主),荀子重视后王,希望能有人象他们那样治理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2
不因为行为很难做到就可贵,(行为要符合道义)。一个学说,不因为揭示了别人没有察觉到的东西就可贵,(这个道理应当符合道义才可贵)。一个人的名声,不因为流传而可贵,(要符合道义的要求才行)。一切只有当它恰当合适,合乎道义才可贵。哈哈哈,哈哈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5
君子的行为不以不合乎礼义的难事为贵,学说不以不合乎礼义的明察为贵,名声不以不合乎礼义的流传为贵,只有行为、学说、名声合乎了礼义才是可贵的。
第3个回答  2013-04-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