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沭阳土特产的作文400字

描写沭阳土特产的作文400字

新河板栗林
《沭阳县志》有“八岔梅花路,紧靠大华严,五步两座桥,三河夹一景”的记载,说的是新河镇周圈村境内的“华严寺”.华严寺建于明末清初,当年烟火鼎盛、宏伟壮观.如今,华严寺已经成为历史,但寺址周边的古栗林却依旧生机盎然.
今天的板栗林占地150亩,存有100至350年的板栗、银杏树1100多株,栽植时出于防御、防盗和护寺之需,均按易经八卦图形分布,因此如无当地人引导,游人往往会在林木深处迷失所向,不知归路.抗战期间,华严寺被日寇焚毁,寺侧一株黄杨树桩,遭日军连射八棵子弹,至今弹痕还历历在目,它和1100多株百年以上高龄的板栗、银杏树一道,经历了大自然的雷电雨雪、风刀霜剑,阅尽了人世间的荣辱兴衰、沧桑变迁,更见证了当今社会革故鼎新、日新月异的发展.
板栗林与花木盆景长廊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头.林内板栗树皆两丈有余,双人不可合抱.漫步林内,树阴覆盖,连成一片,不见边际,远远看去,挂于树上长着毛刺的板栗象一团团凝聚在花丛中浓重的绿色云烟,不散不灭.
在周圈村,不只板栗林是按八卦栽植,就连村庄布局也是如此.周圈村三面环水,村庄错落有致,相互之间由一条条数米宽的小径连接.不出百米,就有一个转折点.据记载,胡氏先祖胡琏是明朝著名将领,当时沭阳地处沿海,倭寇猖獗.他为使祖居不受侵犯,亲绘八卦图,让族人按图建村.此后,周圈再未受倭寇侵扰.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周圈也是无可奈何.
村内银杏挺立,最高三十余米,巨影婆娑,威风凛凛,粗壮的腰身要五六个小伙子手拉手才能合拢.高大的树冠,可遮蔽方圆数亩.在胡义成家院内,记者见到两株巨大的银杏,树身上绿苔覆盖,显得苍劲古拙.据当地103岁的胡老太太说,最古老的银杏树已有500多年历史.
“未吃大红袍,枉把沭阳跑.”沭阳板栗因个头大,肉甜且香,外壳为红色,故称之为大红袍.如今,沭阳人开发旅游资源,游古板栗林,品大红袍板栗已经成为游客的最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