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常见病

西红柿颈腐病怎么治疗啊?

一、 西红柿根腐病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药液量2~3公斤);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二、西红柿灰霉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最适宜的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先从花序发病,后为害果实、茎秆、灰色毛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控制温度、勤放风,湿度的调控: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西红柿蘸花时加0.3%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预防灰霉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喷洒施佳乐40%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扑海因1500倍。 (扑海因施药时期植物生长期内所有阶段,50~100毫升/亩)

三、西红柿早疫病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真菌。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6~28℃,侵染快、潜育期短。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高温、高湿、田间结露利于发病。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上发展。昼夜温差大、连续阴雨、通风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败等,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常用药剂有施佳乐40%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

四、西红柿晚疫病发病特点:病源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叶片边缘油烂、黑秆、果硬。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大棚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控制温度、勤放风,湿度的调控: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半小时排雾。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0~75毫升/亩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五、西红柿病毒病病毒特点:主要以花叶症状和条斑症状为主。(顶部叶与激素中毒相似)。花叶病毒病:叶片皱缩、黄绿相间;厥叶病毒病:叶片细长、叶脉变形、线状;卷叶病毒病:叶片扭曲、向内弯曲(区别于生理性全株卷叶);条斑型病毒病:果实表面出现青皮,逐渐形成铁锈色,不着红,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高温干旱、养分不足、土壤板结等有利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每亩用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3~4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蚜虫或者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便切断昆虫传播的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也可在感染病毒病后,喷施植病灵1000倍液或病毒清于发病初期喷酒,以减轻毒害的为害程度。

六、西红柿叶霉病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害叶片,灰绿色毛。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病菌繁殖迅速,病情发生严重。湿度是其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种植过密、多年重茬、放风不及时、大水漫灌、湿度过大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控制浇小水、勤浇,勤放风,控制大棚湿度,多施有机肥、生物肥,特别冬季少施化学肥料。发病初期选用好力克43%悬浮剂30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9
塑料大棚作为全盟今后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不仅改善了菜农的生产条件,而且使本地蔬菜供应状况有很大的改观,菜农的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好的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差的仅有二三千元。 在这里我们以黄瓜为主,结合西红柿种植对塑料大棚的管理做介绍,希望能给广大菜农有所帮助。 一、塑料大棚管理 根据本地区的气象条件,一般在9月中旬扣膜,10月中旬可撤膜,管理的原则是:保住最低温度,限制最高温度,延长最适温度。黄瓜低于12摄氏度根系停止生长,低于5摄氏度易受冻害,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 黄瓜最适温度25—28摄氏度,最高不超过35摄氏度。尽可能使黄瓜生育最适温度保持时间达到6—8小时,当气温下降至20摄氏度时应及时闭风,天气不好时可提早闭风,当气温降至15摄氏度时应盖草帘,遇到寒流可在17—18摄氏度时盖草帘,盖草帘的气温可回升2—3摄氏度,以后逐渐下降,白天保持在22—25摄氏度,夜间保持16—20摄氏度,下半夜10——16摄氏度。在灾害性天气条件下,早晨短时间最低气温降至8摄氏度,甚至5摄氏度,黄瓜也不致于受害,但若低于5摄氏度,或较长时间低于10摄氏度,则会对黄瓜造成寒害,所以应加温室的保温,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建造温室,及时补住温室漏洞,温室前口加防寒裙,遇强寒流等连阴天的灾害性天气,还应适当补充加温。 冬季地温低是黄瓜生产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千方百计提高地温。研究表明,地温提高1摄氏度,则相当气温提高2—3摄氏度的效果。所以在温室前沿必须挖防寒沟,温室内铺盖地膜,且在冬季尽量减少流水,既使流水也应事先将水进行预热,防止过分降低地温。 番茄:最高温度30摄氏度,最适20—25摄氏度,最低6—10摄氏度。 茄子:最高温度35摄氏度,最适25—30摄氏度,最低10摄氏度。 二、光照管理 延长采光时间,提高适光率,扩大利用范围。塑料大棚冬季生产,增加光照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一般早晨阳光照出棚面上时应立即揭开草帘见光。适用适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聚氯乙烯长寿无滴膜,并及时清扫灰尘,清洁膜面,增加适光率,尽可能增加光照强度。充分利用好直射光的同时,还要注意散射光的利用,进一步提高产量,采用地膜覆盖,张挂反光幕等措施,都能增加棚内有效光照。 三、施肥管理 施足基肥是基础,追好三肥是关键,一清一浑不间断,常喷微肥保叶片。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生产期长,需肥量大,应一次施足基肥,一般每亩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饼肥200斤,三元复合肥75公斤,三分之二撒施,三分之一集中施用。大量施有机肥一方面做为肥料供蔬菜利用,另一方面经微生物分解,施放大量二氧化碳,提高温室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在黄瓜产前瓜盛期进行三次大追肥,黄瓜根系又“怕肥”,因此,黄瓜的追肥应是“少量多次”,在正常生长季节,是间隔一次水追一次肥,每次亩追施尿素不超过15公斤,达到一清一浑不间断。严冬季节,由于控制灌水,所以追肥也应看苗进行,对缺肥的植物给肥,不缺肥的不给肥,追肥多无法可将肥料化在水里浇灌,但一定要注意浓度,避免烧根。并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喷施叶面微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四、水分管理 浇足定植水,少浇促秧水,多浇催瓜水。在造好底墒的基础上,定植时一定要浇足定植水,定植缓苗后一般不浇水,干旱时只浇少水,浇水早了会造成瓜秧徒长,影响结瓜,严重时甚至坐不住瓜,而造成大量“化瓜”。只有到70—80%的瓜秧上根瓜坐住,长到15—16厘米长,瓜把变深绿色即“根瓜黑把”时才能淌点水。如果浇迟了影响瓜条生长,从而影响产量。在正常生长季节应均匀浇水,使土壤有一个干干湿湿的过程,既满足黄瓜对水分的需要,又保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状态,直观指标是在不盖地的地方,地皮“发白”浇水,一般深冬期间每15天浇一次水,选晴暖的中午进行,浇水最好是用滴灌,如果条件达不到也必须是膜下暗灌。4月以后,天气变暖,每7天左右 浇水一次,浇水还应遵循“攻瓜不攻秧”的原则,即在摘瓜前浇水,不要在摘瓜后浇水。 五、空气湿度和气体成份的管理 塑料大棚通风除调节湿度外,更重要的是调节温室内空气湿度和气体成份。 由于薄膜有很好的保湿性,在密闭的情况下,室内空气湿度经常保持在饱和状态,在严冬季节更是如此。这样高的湿度是各种病害发生流行的良好环境,因此要通过放风排温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即使在严冬季节,也要在不致使瓜秧受冻的情况下通风,春秋季病害严重发生时更应以考虑降湿为主放风排湿,尽量使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以下。 通风还有调节气体的作用,在密闭条件下,室内的二氧化碳是严重缺乏的,因此应通过换气来保持室内0.03%的正常二氧化碳浓度,满足蔬菜生的需要。在温室内施放二氧化碳气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一般在揭草帘后半小时开始施放二氧化碳,至通风前半小时结束。施放的浓度最高可以达到 0.15%。 在施肥后塑料大棚内会积聚氨气,也应通过换气来排出有害气体。 六、植株调整 早蔓要有弧度,落蔓要有梯度,摘叶要有限度,掐须要有力度。早蔓时,秧蔓要按“S”型早蔓,让瓜蔓形成一定的弧度,旺长的瓜蔓弯曲的弧度大一些。当北端长到1.7米高,南端长到棚顶时,进行落蔓,落蔓后要形成北高南低的梯度,以便更好地接受阳光。随着瓜蔓的生长,下部病老叶应及时摘除。但摘瓜下部应留5—7片叶,保证每株有20—30片叶,整枝时侧枝和雄花很小时就应及时摘除,并及时掐掉卷须,减少养分消耗,同时,还要搞好病虫害的防治。 (1)建设一个外有保温保护层、内有完整的防寒沟、砖包复合孔穴墙体、内撑外压、结构合理、透光率高、增温快、保温性能良好的温室设施,是温室越冬栽培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作物自身能够具有较强的抗寒、抗冻等抗逆性能,对于在温室越冬栽培中,抵御冷害、冻害的发生具有特殊的意义。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的方法有: 第一 选用耐低温、抗逆能强的品种。 第二 西瓜种子催芽时进行低温锻炼,提高秧苗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第三 用“天达-2116”灌根、涂茎、连续喷洒植株,提高西瓜植株自身的抗冷冻、耐低温的能力。 (3)要起高垄畦栽培,增大土壤表面积,使土壤吸收热量多,增温快,土温高,热土层厚,蓄积热量多。土温高,不但有利于西瓜根系的发育、提高根系的活性、达到根深叶茂、生长健壮的目的。而且较高的土温在夜间又能释放较多的热量,稳定夜间温度,减少冷害、冻害的发生,一般垄畦高度,应达到25厘米左右。 (4)全面积覆盖地膜,提高土壤的温度,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温室热量的损耗,提高和稳定了温室温度。不但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提高和稳定室内温度,维持热量平衡,防止作物冻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5)严密封闭,消除孔隙散热。 (6)提高不透明覆盖物的保温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采光面的夜间散热。 (7)点火加温,详细方法可参阅《怎样做才能提高温室内的温度,有效地预防冷害、冻害发生,做到安全生产?》 (8)尽力提高白天室内温度,进入严冬季节以后 植物越冬防冻的主要措施: 先从秋季控制施肥开始,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一定要少或不施,在花椒或核桃成熟期可以只施用磷钾肥,或施用氮肥含量较少的复合肥料,这样有利于冬芽饱满,并能有效控制枝条徒长,避免新嫩枝在冬季受冻。 再就是于冬季初期在根基处填加防冻土层,待春季气温回升时再去除,并加强肥水管理,使其恢复快速生长。 有条件还可以在根基处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效果更佳。 花椒树由于有刺,并且无主干,所以不如核桃树好管理,这里是指冬季涂白,涂白有利于树体越冬,并能杀死许多的越冬虫卵,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一举多得。 另外,冬季还要防止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冻害,一是需要及时挖壕沟排水,二是转移栽植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9

斑点病是西红柿常见病,发病后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西红柿产量及品质。那么它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给呢?来看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