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文章中提到,对长妈妈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是哪一件事使他对长妈妈发生了“新的敬意”?
答得好加悬赏

1、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对长妈妈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2、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使“我”对长妈妈“发生过空前的敬意”。长妈妈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使“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和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扩展资料

《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还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通过对长妈妈形象的刻画与儿时记忆的叙述,作者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对于长妈妈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对她的某些特点的集中描写,以及对往事的点滴叙述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卑微的灵魂”。而作者怎样从厌她、烦她到敬她,是此文叙述的主要部分。作者写起来自然也就浓墨重彩,因为正是在作者的态度转变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形象及其品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2
买回了《山海经》。别人买不到的或者做不到了,她做到了
第2个回答  2011-09-10
阿长与山海经
第3个回答  2011-09-10
《阿长与山海经》
第4个回答  2011-09-10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