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入仕为官的途径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导语:

传说远古时期,伏羲氏以龙名官,共工以水名官,神农氏以火名官;黄帝以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用云来命名春夏秋冬四季官名。到了尧舜禹时代,官名逐渐增多。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官员的出现是一项重要的进步表现。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对立已经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关慢慢形成。

有了官员制度的出现,自然就会有选官制度,最开始的官员必定是当权者身边的人。由于身边人较为亲近,信任程度必然比其他人高,随着社会制度不断演变,选官制度也在不断进步。先秦世官制、汉晋举荐制、隋唐及后的科举取士,以及历史夹缝中的捐官、军功等等都是历朝历代选取官员的方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我们便探究一下这历朝历代选官之度。

子承父业,血缘取官。

世官制,又称世亲世禄制,顾名思义世代为官,官员拥有世袭官职的权力,它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周朝天子为维护统治,采取分封制。把土地、权力分封给同姓的皇室,有功的大臣,从根本来说是为了巩固并确定家天下。保证王公大臣们世代为官,拥有高度的权力,同时也要求他们世世代代效忠王朝。

同时,分封制的作用下,使得只有王公贵族的后代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保证了统治经验与能力的传承和积累以后,世官制的出现顺理成章。

史书记载,周文王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鲁、燕、毕、蔡、曹、魏等五十三个侯国都是“姬”姓国。众多同姓权力体的建立,使得周朝天子认为“世官制”也必定能够保证周朝权力的世代相传。但是他没想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底层涌现出一大批庶族地主阶级。庶族地主阶级的不断壮大,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臣服在那些依靠血缘、世代为官的统治者之下。

在战国初期,“世官制”基本消亡,“选官制”进一步确立。

军功进爵,沙场点兵。

在战国到秦朝这段时间,社会力量不断分化,许多小的国家被大的诸侯国吞并,周天子的影响力逐渐烟消云散。要想保证自己不被吞并,同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必须拥有强而有力的军事力量。“军功进爵”制,应运而生。

战国时,齐国实行赏金制,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将士,一律赏赐金银。其他的再也没有了,就像雇佣兵一样拿钱卖命,所以齐国将士们的战斗力一般。而魏国则是最早采用“军功进爵”制的王国,魏国将士"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凡是立下战功的,可以免除徭役,赏赐土地,就算上了年纪也不会改变优厚的待遇。魏国虽然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并不长久。过于优厚的待遇,使得国库逐渐变得亏空起来,由于待遇过于好了,使得享受待遇后的士兵们变得不在那么卖命,长久而往魏国的力量也逐渐衰败下来。

唯有秦朝把“军功进爵”制做的最完美,秦朝规定"斩一首,爵一级"。意思就是凡是将士斩下一颗敌人的头颅,就可以使自己的爵位晋升一级或者获得相应的土地田宅,当然也可以做官。但是,"斩一首爵一级"的规矩可是有前提的,杀敌数目是要平均减去己方牺牲人数的,并且秦律中还规定,战斗中如若小组中有一人伤亡,另外四人都要跟着受罚。这样既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力,又保证了国家不会被军功所累。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

军功进爵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上的资源不再是被贵族独家占有,"公子无功不当封","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使得越来越多的才能人士被挖掘。出身不再是选官的前提,例如名相蔺相如,本是宦官舍人;战神白起、王翦出身是平门百姓;著名的军事家“田忌赛马”的主人公孙膑,则曾是囚徒。

“军功进爵制”打破了王侯将相世亲世禄的宗法,开启了“布衣将相”的局面,突破阶级的关隘,使得社会大步向前。

察才举孝,九品中正。

“察举制”是汉朝首开的一种选官制度,由于汉高祖刘邦出身草莽,长年的基层生活经历,让他知道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存在许多弊端。要想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必须自下而上,这里选的是没有功名的学者,拔的是有才能的小吏。

从汉高祖要求郡国推荐有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始,历经汉惠帝“孝弟力田”,汉文帝“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正式完备,有了统一的选拔标准和考核模式。察举制的科目大致分为: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光禄四种。

孝廉在汉代察举制中是最重要,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科。孝廉初始于汉武帝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武帝推行董仲舒的建议,以“孝治天下”为主政方针。“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汉和帝时期曾有规定:人口不满10万的郡国,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的郡国每三年举一人,满20万的则每年举一人;满40万的每年举二人;上至120万举六人;对于边缘荒蛮地区,还有优待政策,提高举荐机会。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则就是当时举荐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

魏晋时期,当政者在汉朝“察举制”的基础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评议百官名仕。

科举取士,读书唯上。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魏晋末期,察举制流于形式,基层官吏土豪把持了举荐的权力,使得“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种讽刺局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萌发,并正式成型于唐高祖时期。

唐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道举等等。武则天还设立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最著名的武举出身,莫过于大将军郭子仪。唐玄宗时期,科举由礼部负责,使得科举考试正式成为天下百姓的颜面之举。

宋朝时期,在沿袭唐朝制度的同时,还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宋朝首先是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规模,唐朝科举取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期则加倍录取。宋朝还首次设置殿试,殿试合格者皆称为进士,进士分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则称为“状元”,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人,都是“状元郎”的代表,而一直以来考中“状元”也无数学子的美好愿望。

明清时期,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此时的科举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与现在的高考差不多。一直沿袭到光绪三十一年张之洞、袁世凯上书,才废除科举制度。

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深深影响着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社会的进步。

捐官门荫,夹缝生存。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除了“世亲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这些有名的选官制度以外,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制度在夹缝中生存,但一直真实存在着。

“捐官”制度,是封建时期用捐纳财物换取官职的一种方式。始于秦朝,后代延续,唐宋元明清历朝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大多是因为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贪官污吏横行的局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然也有名臣是捐官出身,例如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

“门荫”制度,则是世官制的一种变形。官方下令,对于功勋特别大的官员,责令其后代了受其恩宠,入仕为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朝的苏武、霍光,清朝的田文镜等人都是门荫的受益者。

总得来说,“捐官”与“门荫”制度下上位的官员大多都是庸庸碌碌的无为之辈,有作为的才能之辈屈指可数。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则更是不足为道。

结语:

人才是一个时代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从西周时期依靠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时期的“军功进爵制”,再到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一直到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没有一项不是在逐步加强完善选拔官员的体系。这种体系的不断进步,也直接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存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也让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起来。

从DNA决定一切,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选官制度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科举。古人入仕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科举分为文试,和武试。通过科举考试,寒门也能出贵子。
通过其他文人墨客的举荐,也可以入仕为官。
第2个回答  2020-10-07
通过科举考试,这是最正规也是最常见的途径,还有的是通过买官进去官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