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如题所述

“书是精神的巢穴,是生命的禅床”,这是余秋雨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内心的写照。书是拉近了时间的省略号、是缩短了地域的逗号、还是那一段又一段的分号,总之,书将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鸟瞰古今中外,仔细研究历史的价值,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看历史的角度是不同的,较肤浅的人会认为历史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童话书;稍微知识渊博的人会认为历史是一本“四库全书”;而我却认为历史是一瓶香槟,一颗五彩的芝士,是我的良师益友。贯穿历史的时空,意大利的政治风暴让我明白了政坛的残酷;中东的战火教我明白了这个利益纷争的世界;“巴巴罗沙”德军的闪电战更让我牢牢记住了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是的,历史是前辈留给我们的照妖镜,是前辈给我们检讨书。你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皇帝们哪个不是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才成功的。像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汉武大帝等等。而相反,像纣王那些一意孤行的暴君,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千古讨骂。所以,我们在读历史的同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关注其中的情节,而是要仔细地琢磨一个事件、一个朝代兴亡的原因和规律。避免历史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
在所读的众多历史故事中,请允许我摘抄一幅我情有独钟的片段。这幅片段的名字叫《犹太王国的劫难》。话说爱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圹张的脚步踏上了以色列国土,他们占领了撒马利亚城,以色列遭到了第一次灭国。公元前583年,尼布甲尼二世大军再次将耶路撒冷团团围住,犹太人的抵抗并没有起到作用,三年后,犹太民族惨遭第二次灭国,巴比伦军队血洗了耶路撒冷,并且还将全部战俘一同运回国去,着就是有名的“巴比伦之囚”。虽然这样,几经磨难的犹太民族并没有失去信心,在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实现了复国之梦。这个故事看起来是简短的,但是他给我的启示却是宛如那一江春水一样,留之不尽。每当我心情低落或是想放弃时候,我总是会暗示我自己,不要放弃,犹太民族那么艰难的处境都能走出来,我这点处境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在读完这个历史故事后,我始终保持一种乐观上进的心态。
历史,古文明的殿堂;历史,天涯海角的回音。让我们品读历史,研究历史,欣赏历史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28
通常人们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没有必要纠缠于历史,把历史问题看得太严重了.这十分不妥.
  历史所载都是旧
东西,但怎样记载、怎样看待旧问题,却反映着当代人们的思想与立场.不同的人,将运用不同的手段,选取不同的题材去述说历史、编写历史.历史影响着我们的
思想活动,也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同时,必须正视,正如那位影响深远的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所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类研究过去的
事实”(转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143页).所以,他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研究历史总是现实现刻的思想活动;二、历
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见《人心中的历史》第144页).既然如此,就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历史影响着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我们.当前,为什么日本国内会从上至下刮起一股历史的“翻案风”呢?为什么政府同意修改历史
教科书、公然同意篡改历史呢?为什么极右势力疯狂叫嚣,要为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鸣不平呢?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参拜,热衷于“战败日”的祭鬼活动呢?说穿
了,他们不只想改写历史,立足点是要改变现实.怎样对待历史,将决定其未来的走向.弄得不好,历史将在现实中重演,日本很有可能走上历史的老路.这并非危
言耸听.
  应当承认:很多日本人参与以上活动是出于无知,出于凑热闹,出于认识不清,甚至是怀有善良的意愿,或是仅仅出于对亲人的缅怀.这次日
本政府为了体现善意,花费巨资邀请千名中国学生去日参观,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以改善日中关系,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必须指出: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日
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仍将误导国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改变日本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对历史认识的不一致,只能导致人们现实活动的不一致,并很可
能促使矛盾向对立和冲突的方向发展.
  作为国家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凝聚人心、保护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上去做,才站得住脚,才是对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日本人有许多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值得他国人民、当然包括中国人民去学习和借鉴.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为什么能在二战中发挥出那么巨大的威力与
能量?为什么在历史上能外拒强敌入侵,并在近代多次打败中国甚至打败俄国等大国?为什么二战之后不长时间,就能在一座废墟之上创造出经济奇迹?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在于日本人的优点与长处.但是,日本人最突出的短处是:讲团结而忽视理智,顽强奋斗有余但容易走上极端.从而使得日本人成于斯亦困于斯,命乖运蹇.
 
 其实,不管对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别的,而是要有理智.而有无理智的第一要素,不是聪明与否,而是懂不懂事.
所谓懂事,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能以变应变.笔者看过不少日本小说和电视剧,发现一个问题,不少日本人就显得不够懂事.只要是上级说的,就盲目服从、不折
不扣地照办;只要对集体有利,就不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去坚决维护;只要自己认定了目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以赴而奋斗;甚至于只听亲友等“圈
内人”的意见,对外一概排斥,管它是黑是白,有理无理……这怎么行呢?即使有时应该这样,但效果值得怀疑.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特点是注重讲理,以理服人.古
人就强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即使是上级的指示,若有不当之处,也应善意指出;当时应该服从,但事后应该提出.这样的话,效率可能差些,但效果可能好
些.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人人具有理智,按理智行事,防止犯大的错误,避免走向错误的深渊.
  联想到日方的那些做法,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那是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吗?那是理智的做法还是在一意孤行?对历史都敢肆意捏造,那怎能培育正确的民族意识?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想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其结果怎能防止再次形成一种令人生畏的邪恶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是一门展示当代人们所想、所做、所求的心理活动的学问,也是一门揭示人们将会做什么、怎样做的行为科学的学问.
  日本人必须明白:理智比什么都重要,唯有理智地对待历史,才能理智地对待现实;唯有推崇理智,才能完善国民的个性,避免由顽强转向顽固,再转向野蛮;唯有弘扬理智,正视历史,才能宽慰周边国家,并使世界人民放心.
 
 各人都有各人心中的历史.但谁的认识正确,这不能由各人自己去决定.真理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都接受真理,直面事实,才能统一认识,避免矛盾的
对立与冲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现实.所以,强调要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待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对待现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未来、把握未来.
  人类已进入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一切都在改变.经济利益只应也只能用经济办法去获取,争夺世界霸权或区域霸权将被世界人民反对.是坚决跳出“老一套”的时候了,是改变传统思维、实行政策转型的时候了!
 
 有人说,历史是一门科学,有些牵强.然而,不能不说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历史不是陈年旧事的简单堆砌,时间相连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
内在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历史规律不像自然规律那样清晰而反复地出现,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性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历史.事实上,历史过程充满了辩证法,
受到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因为已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性事件,不少人据此认为人性的发展是个变数,难以预测.然而,那是辩证法在起作用:有了两次大战的沉痛
教训,物极必反,矛盾转化,才为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打造起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要条件.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最终将促使人类脱离野蛮,促使人民的意志充分发挥
主导作用.
  人民创造了历史,最终将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性,由此为各种各样的精英人物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历史的
进程最终要受必然性的支配,这种必然性,就是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当然要注意,这里的人民,非指某团体或某民族,而是指全人类.唯有重视世界人心的走
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唯有崇尚理智,才能深刻而清晰地洞察此点,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