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lGBT第三代半导体的上市公司是那个公司?

如题所述

说起芯片的话,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技术含量非常的高。之前我们国家的芯片主要的话还是进口的比较多。最近两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支持,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可以拥有IGBT第三代半导体的整套技术,可以自己上产,那么在有这些能力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呢,大概是有20多家公司的话有这个能力。和技术可以做得到。

比如三安光电这家公司,就有这个能力。三安光电这家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全色系列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生产厂家。一直从事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闻泰科技这个公司是,是智能终端ODM的企业龙头,也是拥有IGBT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能力,也有成熟的技术。产能一直在提升,公司对这块业务的投资也非常的大,一直在研发这块的技术。也是半导体公司的行业龙头。

台基股份公司。公司一直积极布局IGBT,固态脉冲开关及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研发,目前已经拥有很多项专利。产能也逐步上升。是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公司产品应用于金属熔炼,工业加热,电机调速,软启动等等。以品种齐全质量可靠,服务诚信享誉和畅销全国,并且销往欧美,韩国,台湾,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一家很不错的上市公司。

除了这些公司的话,也还有不少公司也是有这个能力和技术的,比如士兰微这家公司也有成熟的技术。可以生产6英寸的硅基氮化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而且还涵盖材料生长、器件研发、GaN电路研发、封装、系统应用的全技术链。 也是一家实力非常强的公司。

南大光电︱第三代半导体龙头,竟买了一个大包袱?

半导体一直就有着“工业粮食”的美称,半导体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心脏。我国是半导体进口大国。进口达到了数千亿美元,所用的金额超过了石油的进口金额。为了国家经济的良好运行,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就必须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造出属于自己的芯片。

   

据数据统计,我国近几年第三代半导体布局企业超百家,国内第三代半导体投资热情空前, 未来几年内全球SiC和GaN器件市场将保持25%-40%的高增速。 第三代半导体即将迎来一波新的炒作热潮。

智光电气: 公司投资了广州粤芯半导体,该公司是目前国内第一家虚拟IDM为运营策略的12英寸芯片公司。公司生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是广州地区第一条12英寸生产线,该项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公司计划计划下半年将会量产该产品。

士兰微: 名副其实的芯片界扛把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首批IDM公司之一。公司在2020年研发的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公司的市场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线齐全。

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研发的28纳米技术集成电路已经实现量产,14纳米技术处于验证阶段,7纳米技术研发正在顺利进行。公司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

   

派瑞股份: 公司的主营业务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如今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在双极型器件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公司研制的电控和光控晶闸管投入使用,为我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打下了基础。

三安光电 :公司是LED光电领域的龙头公司 和集成电路的黑马。公司设计研发的通信产品都已经批量出货。

露笑 科技:公司投资的第三代半导体研发项目广,其中包括了碳化层晶体生产,封膜制作,外延生产。公司投资的总规模达到了100亿元。

乾照光电 :公司与深圳市的研究院有着密切的合作。其中包括氮化钾和Micro LED。

富满电子 :主营电源管理和LED驱动芯片,同时与0PPO合作研发复化探(GaN)技术的充电器。

台基股份 :功事半导体细分市场的重要企业,国踪和研发以SiC (碳化硅)和GaN (氧化榜)为代表的第三代宏精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技术。

   

海特高新 :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坤化家国化爆半导体晶西生产线, 目前已达氮化碳600片/月的早圆制造能力。

华灿光电 :公司蓝绿光外延材料就是GaN基材料,公司在GaN基材料制作,分析方面具有多年经验,目前制作材料的性能处于领先地位。

聚灿光电 :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展盟光LED芯片及外延片,拟投资35亿元产MinMicro LED项目,生产用于Mini/Micro LED的GaN芯片。

俞哥出品,必属佳品。

央企重组再现!事关第三代半导体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天问》中问道:交错而生的阴阳宇宙,其本源与演化究竟如何?都说天有九重,又有谁去度量?(“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大约2300年后,名为“天问”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启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向苍茫宇宙,将于明年二月抵达火星。火星当然不是终点,但是在迈向更远星空的旅途上,比如——太阳。

   

一、踩上风口,关于材料的美好前景

宇宙中有许多太阳(恒星),离它们越近温度就越高,辐射就越强,远远超出一二代半导体的承受极限,所以目前探测器去不了离太阳们太近的地方。因为探测器也需要芯片,因此对于半导体基础材料的要求更高。

于是,耐高温、耐高频、抗辐射又适应大功率的第三代半导体闪亮登场了。

半导体一二三代主要以材料区分:

第一代:主要用硅和锗,是目前绝大部分器件的原料;

第二代:砷化镓和磷化镓成为4G通讯设备的主流;

第三代:以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和金刚石等为代表,尤其是碳化硅和氮化镓各擅胜场。其中碳化硅耐高温耐高压,主要用于千伏级别如电动车、高铁或工业用途。氮化镓主要用于中压(约600伏)产品。虽然与硅材料有部分重叠,但良好的移动性特别适合高频率场景,所以在基站、5G通讯等场景占优。

半导体性能越来越强,对材料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为了能生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世纪60年代末,一种把金属有机化合物气化,在高温反应室里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相应材料的技术——MOCVD,成为了主流技术。用于这种技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统称MO源。全世界MO源供应商有4家玩儿得最大,对岸3家我国1家。中国这家就是南大光电(300346)。其主要产品纯度都做到了6N(999999%)级,而且与许多用户有深度合作,竞争态势不错。

   

摘自《南大光电2020年半年报》

中国拥有世界上已探明镓储量的绝大部分,公司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三甲  基镓龙头。三甲基镓是制备氮化镓的必需原料,所以三代半导体这个风口,南大光电算是踩中了。

另一方面,由于三代半导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的MO源目前主要用于LED行业。LED这些年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公司MO源产品的毛利率有所下滑,但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摘自《南大光电2020年半年报》

不过公司特气产品毛利下滑十分严重,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二、有钱任性,关于收购的悲伤故事

在MOCVD技术中,MO源进入反应室需要与高纯超净特种气体,也就是高纯电子特气混合。这种气体不但重要,纯度和洁净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而且用量很大,是用量仅次于硅片的半导体材料。公司的磷烷、砷烷气体纯净度都做到了6N级别,是国内LED行业主要的气体供应商,在电子行业也有进展,硅烷、硼烷已经准备投放市场。特气比MO源的利润丰厚很多,去年上半年公司特气产品毛利率高达6076%,简直高得不像制造业!

明星业务急转直下,源自一场有钱任性的并购。

去年8月5日,公司公告拟出资25亿收购山东飞源气体5797%的股权,溢价率高达235%!

   

摘自《南大光电取得飞源气体5797%股权的公告》

这个收购案的诡异之处在于飞源气体2019年7月才由山东飞源 科技 有限公司通过分立方式设立,其提交的财务文件中2017和2018年财务报告均是模拟数据,两年分别亏损03亿和02亿,2019年前7个月又亏损近千万。可以说,南大是高溢价收购了别人还没做起来的业务自己做。

公告一出,深交所发了《关注函》,连发九问要求公司说明收购的合理性。公司答得头头是道,最终于去年11月底完成了收购。

任性收购的恶果从去年底开始显现。公司各项费用飙升,利润大幅下滑,直到今年上半年仍没有改善的迹象。公司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骤减8774%,经营现金流萎缩26060%,由正转负。橙哥估计,买来的这部分业务还亏着呢。

   

摘自《南大光电2020年半年报》

这里面要说一下的是研发费用。根据半年报,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40%,如果属实的话那说明公司大部分研发投入已经符合资本化条件,所以计入费用的部分不增反减,这也符合公司不断有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现状。

但是飙升数倍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告诉我们,公司的销售并不顺畅,对收购资产的整合也远没有完成。

三、结语

上半年,南大光电193nm高端光刻胶项目(可用于90-14nm技术节点集成电路制造)顺利投产并开始进行客户验证。公司另一高端材料ALD前驱体也具备量产能力并实现小规模销售。近日,公司公告收购杜邦公司19项新型硅前驱体技术资产包,继续增厚技术储备。综合来看,南大光电基础不错,核心产品有积淀,新业务发展也不错。但是一次任性的收购无异于给自己买了一个大包袱,何时卸下这副重担,年报或许有答案。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不久将来有望翻数倍的3大第三代半导体龙头

继凤凰光学整合中电科旗下两家半导体材料公司后,中电科又一重组方案揭开面纱。

昨日,中瓷电子发布公告拟筹划以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中电科13所GaN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业务,以及中电科13所等股东持有的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和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或全部股权。天眼查信息显示,中电科13所为中瓷电子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4968%。

中电科13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1956年始建于北京,1963年迁至河北石家庄,是我国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结构配套齐全的创新型、综合性半导体核心电子器件骨干研究单位,研发微电子、光电子、MEMS、半导体高端传感器、光机电集成微系统五大技术领域和电子封装、材料和计量检测等基础支撑领域。

在过去的50年里,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在半导体领域先后创造了36项国内第一,如中国第一只晶体管(1957年)、第一块硅集成电路(1965年)、第一块砷化镓集成电路(1982年)、第一只半导体激光器(1983年)……取得了无数项科研成果。

中电科13所亦为博威公司和国联万众的控股股东,分别持有其8416%和4483%的股份。

标的之一的国联万众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器件制造和第三代半导体 科技 服务工作。公司研发生产的SiC二极管产品已投入市场,拥有几十家稳定的客户,MOSFET已开发出样品,开始为比亚迪等公司提供样品试用,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SiC电力电子芯片供应商。

另一家公司博威集成主要从事微波射频混合集成电路及晶振电路的研发和生产,产品覆盖功率放大器、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等系列,以及MMIC有源/无源电路。

资料显示,中瓷电子主营业务为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无线通信、消费电子、 汽车 电子等领域。据其财报显示,中瓷电子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6亿元,同比增长31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98912万元,同比增长2447%。

(文:化合物半导体市场 Matt整理)

最正宗的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

国内IGBT领域领军企业

主要从事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不仅在IGBT 模块有着深厚的积累。  还在上游芯片部分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从技术面上当下回踩20日线后强势拉起,走势上属强势,当下资金承接盘力度良好,近期经过7个工作日的调整后一根金针探底拉起,当下整体情绪上,承接力度强势,若明日再度拉升,则将再度呈现金叉,当下经过短期的获利盘出逃,风险以规避部分,后续还看成交量能上是否能跟上,若不出现放量杀跌,短期将沿趋势运行。

国内半导体硅片领先企业

公司就是国内一家核心的大硅片企业,公司接近七成的收入都是来自于硅片业务,一年硅片产量就高达500万片以上。 

   

从技术上看,当下走势属于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走势,当下前期完成底部筹码的吸筹后,开启本波行情,当下中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获利盘出逃后,筹码交换后,再度拉起。当下510日线开口拐头向上,且当下成交量上呈现缩量回踩放量拉升,当下走势 健康 ,后续还看资金承接力度,不出现恐慌盘下,趋势将延续。

公司主要是做功率芯片分立器件和led,其中就有包括igbt,把握了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环节。 

   

技术面上看,近期经过一波冲高后,留下一根 放量大阴线,资金出逃意愿明显,目前短期上看上看在小箱体内波动,当下支撑位位于54附近,后续若有效站稳20日线上方,经过3,5个工作日调整 后再度 上行,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后续若跌破54强支撑,则将再度寻找下一支撑点

( )龙头

原因:( )

双良节能:受资本追捧的背后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布局

最正宗的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有以下几种:

1、三安光电600703:第三代半导体龙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4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2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5749%。公司产品主要包含LED芯片、LED特殊应用和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农业、医疗、微波射频、激光通讯、功率器件、光通讯、感应传感等领域。

2、闻泰科技600745:第三代半导体龙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171亿元,同比增长24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5亿元,同比增长9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13亿元,同比增长9113%。A股优质稀缺半导体资产,ODM(原始设计制造)和分立器件、逻辑器件、MOSFET等细分领域主流供应商;子公司安世半导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未来计划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及封装业务。

3、扬杰科技300373:第三代半导体龙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3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7571%。A股稀缺的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IDM优质企业,具有高端产品和客户布局,受益汽车电子化;成功研制出超薄大功率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并实现量产;已在储备8寸品圆相关技术;已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投入平台建设。

4、赛微电子300456:第三代半导体龙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9097%。涉及第三代半导体业务,主要包括GaN(氮化镓)材料的生长与器件的设计。

5、聚灿光电300708:第三代半导体龙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2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7万元,同比增长16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98万元。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其他的还有:派瑞股份、海能实业、欣锐科技、富满微、江丰电子、圣邦股份、民德电子、光莆股份、捷捷微电等。

目前,第三代半导体相比一代、二代材料相对比较优异,另外第三代半导体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所以国家希望把三代半导体提到十四五战略的高度,同时市场有观点认为,第三代半导体有望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弯道超车机会。

近期,A股上市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双良节能,股票代码:600481)子公司双良新能源与卓远半导体就“集成电路级大尺寸高性能单晶硅的生长智能装备技术的开发合作”、“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体批量生产项目的量产化技术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披露,双良新能源与卓远半导体此次强强联合,旨在以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地方产业创新升级为契机,通过战略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填补国内大尺寸单晶硅生产设备领域空白,并推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晶体量产化,实现国内半导体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化取得新突破。

从公司A股市场表现来看,双良节能的股价自9月16日时开始强势拉升,并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涨停,其中9月21日更是以一字板涨停开盘。截至当日收盘,双良节能每股收报494元,公司总市值为8064亿。

据览富 财经 网了解,双良节能主要业务分为节能节水系统,包括:溴化锂制冷机(热泵)、电制冷机组、换热器、空冷器系统等;新能源系统,包括多晶硅还原炉等。

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研发制造基地、空冷钢结构塔研发制造基地,以及大单炉产量的多晶硅还原炉制造基地。公司拥有溴冷机行业国家认定全性能测试台、空冷行业领先的环境实验室、大型1000MW 级空冷岛单元热态试验装置。

同时,双良节能还制造交付过业内单体制热量排前列的电站冷凝热回收热泵机组、大型联合循环电站空冷项目—西门子埃及联合循环空冷岛、全球单体领先炉型的多晶硅还原炉等,显著提升规模优势。

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包括余热利用、节水、智慧运维等系统解决方案,溴化锂制冷机(热泵)、空分压缩机级间冷却器、钢结构间接空冷塔、多晶硅还原炉始终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另外,双良节能还拥有专利申请数量超过600项,主编和参编了《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钢结构 间接空冷塔塔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间冷塔技术规范》等一系列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

目前,双良节能在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评比中折桂,还获得江苏省唯一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殊荣,成功入选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成为节能环保行业的标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