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 9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应该如何评价?

如题所述

我觉得《水形物语》这部影片当之无愧是奥斯卡最佳。

在前不久的第90届奥斯卡上,《水形物语》KO掉了《三块广告牌》,包揽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大重量级奖项。但是此奖一出,网上一片骂声,其中不乏数量庞大的三块粉。但在小编看来,《水形物语》的纯粹,恰恰是它的最大魅力,单凭这点,它配得上奥斯卡。

《水形物语》讲了一个忧伤而浪漫的爱情故事。女主Elisa是个哑女,平日的工作单调乏味,主要是帮实验室打扫卫生。某天一条人鱼被遣送到实验室,这本是高级机密,但被打扫实验室的Elisa发现,一种奇妙的缘分让两个物种相遇然后相恋。电影的结尾,Elisa不幸被追杀人鱼的军方杀害,人鱼实现了复仇并将Elisa带入海里。

“水”成了全片最关键的因素。它是连接Elisa和人鱼的桥梁,象征着无处不在的温柔,也使得爱情在本片里拥有了一种暗含韧度的存在。水是轻柔的,但本身具有流动的属性,就像Elisa和人鱼的爱情一样,突破了重重枷锁,任自澎湃着。有一幕,那是在人鱼出走的夜晚,全城大雨,而Elisa为了寻找到它,跑遍了每一个角落,最终两人在一家老旧的电影院相遇,当他们紧紧地相拥时,雨水穿过屋檐,形成了恋爱的地势。

还有一次,两个彼此深爱的物种在浴室相拥,水没过了他们的身体,幽蓝色的水流沿着水管四处流动,整座城市再次陷入潮湿,好像《重庆森林》里那座会流泪的房子,原本冰冷的钢筋水泥因为爱情的力量,变得温柔无比。这个爱情故事带有cult的味道,这是它没办法让影片获得大众普遍热爱的原因。在观众眼里,好的电影是自带高级的命题,是需要具备高尚的意义,就像《三块广告牌》,百分百的资优生,标准的格式,标准的主题。我的意思是,当我们摈弃《水形物语》,反呛奥斯卡的倒退时,会不会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那群最伪善的人,因为在我们的心里,已经不自觉地为所谓的“平庸”树立起了高墙。

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一定会在《水形物语》里找到一种很原始的爱,就像见到Elisa的那条人鱼,总会不自觉地全身发光。纯粹,这个现代电影最稀罕的资质,终于在《水形物语》里,享受到了一次尊贵的守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8
在颁奖前还能让大家的猜测产生分歧的,也就只剩下“最佳影片”了。

果然,最后的颁奖结果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意外。

《水形物语》最终“战胜”了《三块广告牌》。

我不喜欢“战胜”这个词。

电影评奖不是体育竞技,并没有肉眼可见的比分牌,更没有细化成规则的标准。

没有人可以说,一部IMDB评分7.5的电影就一定好过评分7.4的。事实上,奥斯卡奖项和各类网站评分都只是参考。对于创作者来说,那是种荣誉,但对于影片本身来说,那并不代表其价值。

我不会因为奥斯卡没有将我喜欢的电影评为最佳而感到愤怒,因为愤怒的背后多半是同情,同情的背后则往往是失败。

《三块广告牌》和《水形物语》都不会因为失去某个奖项而被定义为“失败”,哪怕是奥斯卡。

至于这个结果是不是“政治正确”所致,很多朋友都在讨论,我则不太有兴趣多说。

电影之外的事情,不妨扔到电影之外。

否则我们这些评论者岂不是才最讨厌?

何况,今年这个结果受政治正确的影响确实没那么大。

《水形物语》“正确”吗?

它当然“正确”,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是一部完美符合奥斯卡全新“游戏规则”的电影。

但如果剥离“政治正确”,它还是一部好电影吗?

去年我们谈论《月光男孩》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但今年的《水形物语》确实配得上最佳影片。

因为“政治正确”,它确保了拿奖。

但没有这些电影之外的因素,它也并不比《三块广告牌》差到哪里去。

这两部电影也没什么可比性。

类型不同,风格迥异。

《三块广告牌》刚猛硬派,于霸道中散落丝丝温情;《水形物语》则柔软到了骨子里,以水之形言爱之意,于冷酷世界中觅得梦幻之境。

我热爱《三块广告牌》,也喜欢《水形物语》。
第2个回答  2019-08-09
最后的颁奖结果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意外。

《水形物语》最终“战胜”了《三块广告牌》。
第3个回答  2019-08-08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形物语算是一部佳作,但是你要知道,奥斯卡本身也有操纵的嫌疑
第4个回答  2019-08-09
这部电影我感觉自己欣赏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