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三十多岁还在厂里做基础岗位的是些什么人?

如题所述

     30多岁还在厂里做基础岗位的人一般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靠出力挣钱的普工。比如什么装卸工了,什么操作工之类的。这种人一般没有什么较强的技能,只能靠出力或者是靠时间挣钱。他们已经过了学习的年纪,也没有什么学习的欲望了,学什么也特别的慢。而且家里小孩都有了,也不想去继续努力了,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下一代的身上了。

    这样的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已经定型了,不会再有什么发展了。而且这些人还要担心单位什么时候裁员,因为他们的岁数逐渐大起来,不再会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好找工作了,而且由于技术含量比较低,是可以替代的。所以对自己的前途特别的担忧。

   这种人只能挣扎在社会的边缘。也是现在社会上最辛苦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待遇也不怎么好。到岁数大了,被工厂裁掉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国家和用人的工厂应该对这群人进行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掌握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

    还有一群人,就是所谓的老实人。虽然他们心里的想法特别多,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不是特别强。脑袋想的事情嘴巴说不出来。所以导致他们无法胜任领导的职位,只能在基层的岗位从事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但是这辈子也很难再有寸进了。

    可以说是这个外向型的社会害了他们。但是这种老实人比较容易满足,而且头脑还算比较灵活。虽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是太强,但是他们有一技之长,到哪儿都能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不会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这类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现在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太快,没准什么时候他们学的技术都要过时了。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就将被社会淘汰。而且由于没有力气,交际能力也不是特别强,有可能混的比第一种人还要差一些。所以这类人任何时刻也不要松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应该努力的争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还有一群人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种人家里一般都有很多的土地。其实在家里也能做到吃穿不愁,但是他们本着改善生活的目的,到城市来打工。这样的人一般都没有交纳保险,而且他们打工是季节性的。到农忙的季节,他们要回家去,收拾庄稼。

  一般喜欢用这种类型的打工人员的公司都是民营企业。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在这样的企业里上班,10月份的时候,他们要放一个月的假,因为他们所有生产的工人都回家去忙农活了。之前的任务量都在9月份或者是8月份的时候赶制出来的。我的朋友也跟着逍遥快活了一个月,有的时候特别羡慕他们这样的生活。

  我认为以上几种人是30多岁还在厂里做基础工作的人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3

这个其实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了,至少在我身边看到的来说是比较普遍的了,我二十出头的样子,比我父亲小一些的那些叔叔阿姨其实就差不多是三十多岁的样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大多数是小学没有念完的,一部分上了初中的就已经很厉害了,上了高中的就是高学历了。

 

这样的学历真的不好找工作,唯有在厂里这种对于学历没什么条件要求的要好进很多,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在厂里的基础岗位是比较简单而且比较辛苦细致的工作。说起来,也就是那种肯吃苦耐劳而且成本低的人去做的,现在很多的那种大学生出来其实都不愿意去做,因为吃不得那种苦。

 

 

三十对岁的人也恰好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年代人群,他们一开始留在农村,但是留在农村基本只能够自己一家人的吃穿,要想存钱是很难的,随着年纪大了,孩子大了,需要花钱就更多了。所以没办法,这一部分的人就回到外地去找工作,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没办法只能找在厂里的工作,厂里工作一开始都是基础岗位,也因为年纪不大在厂里工作的时间不长,所以不能这么快提升岗位,其实要是到四十多岁的样子,那些一直留在厂里的老员工也是有机会可以提升为小小的车间管理的。

 

我叔叔的媳妇就是这个典型的例子,叔叔比我爸爸小比较多,他的老婆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一开始嫁给我叔叔是没有工作的,后来有了孩子开始念书了。我阿姨也三十多岁就跟着叔叔出去找工作,因为她这种状况也就只能在厂里做基础岗位了。

 

所以,其实三十多岁在厂里做基础工作的一般来说,都是出身农村那种没有文化的,大多数是妇女居多。(当然这是我看到的现象)

第2个回答  2017-08-13

以前我曾经去广东打寒假工,去见识了一下所谓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省,以及传说中遍地工厂是什么样子。但是此次打工之行也使我对现今这种工厂工人的工作状态有了一个认识。再加上我平时的一些见闻,说一些看法吧。

我去的是一个空调装配工厂。这次在工厂里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一个车间里面的一个叉车工人,不是开的那种叉车,是像手推车一样的那种叉车。我去不久他正好辞职,请他们车间里的人喝酒,和我一块去做寒假工的同学也去了。回来的时候他说,那个辞职的工人说他在这推了十年的叉车,今天终于不干了。我不知道他说的这个终于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终于脱离这个干了十年的工作岗位的一种释然,还是一种对以前时间的缅怀,或者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但我却是感觉到一种可怕。十年前他正是一个小伙子,本该正是为了未来努力奋斗的时候,正是心比天高的时候,最后却和一辆叉车一起度过了十年最宝贵的青春。整整十年,没有一点改变。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声“终于”里到底包含了多少无奈。

像这种工厂,在中国有很多很多,数以万计的工人都在过着这种单调、乏味、简单却又一眼看得到终点的工作。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的这种工厂就是把工人分成两种(也许大部分工厂都不会明说出来,但是在实施时就是这么干的。),一种是一线的流水工,工作简单,不要学历和技术,但是可能干一辈子也只是流水工,可能连流水线的线长都当不上,不是他们不勤奋,而是工厂根本就没有想过他们可以有升职这回事。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储备干部,可能他们也要从一线做起,但是基本都是有学历有技术的人,可能刚进厂时工资比流水工还低,但是工厂早就为他们定制好了升职加薪的路线。

所以说三十岁还在做一线可能不光是这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一开始就站错了队,混错了圈子。当然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只是要暂时放弃稳定的工资,内部跳槽从头再来。

第3个回答  2017-10-30
不会拍马,不舍得送,没有背景的人,领导看不上,同事关系再好也只能干基础岗位
第4个回答  2017-10-07
混吃等死的人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