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什么 穗期如何合理运筹肥水

如题所述

内容冗长,详询Q
玉米
苗前及播种早中期
1、加强苗期病害防治 由于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地温低于常年,玉米的出苗日期会相对迟缓,增加了玉米烂种死苗的可能性。防治的重点在于种子包衣。 2、草害防治技术 夏季多雨草害严重,并且不利于人工除草,因此今夏化学除草是首选。根据不同的玉米播种方式建议采用以下除草方法。  小麦套种田玉米 建议先灭茬,除去田间已出苗的杂草,再喷施草甘膦等苗前除草剂。如果来不及灭茬或节约劳动力,也可以在玉米长到4个叶以后,选用阔飞水剂,定向喷雾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多少和大小不同,每亩20--40毫升,对水40公斤~60公斤。  小麦田直播玉米 小麦收割后再播种玉米,播种前田间已有大量杂草。可采用“一杀一封”除草技术。

中后期

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天。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天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在生产管理上分为中期和后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中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一、追肥。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15千克,大喇叭口期60%~70%,约20千克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由于高温干燥,以深施效果最好,可有效减少肥料的挥发损失,有利于根系吸收,但施肥过深时会因肥料远离根系而使增产效果降低,施肥深度应掌握在9~10厘米,施肥深度掌握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8~10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厘米。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可使肥料效果显著提高。
二、浇水。玉米进入抽雄期,生长旺盛,加之气温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达到高峰。此阶段正值玉米抽雄开花,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直接影响雌雄小花发育,造成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秃顶缺粒,穗粒数减少,影响产量。及时浇水可有效促进抽雄开花授粉,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同时又可形成大量的气生根,提高玉米光合强度,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强玉米抗倒伏和吸收水肥能力。
浇水应看天、看时、看墒情。后期若遇雨涝还应注意及时排涝,土壤持水量超过80%时,会引起根系缺氧,导致根系早衰,降低粒重,因此及时做好玉米田排涝同样重要。
三、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蓄水保墒、促根发育。中耕大多集中在喇叭口期连续中耕两次,中耕深度5~7厘米,要掌握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
培土可增厚玉米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培土与中耕应同时进行,高度10厘米左右。特别是高产地块、水肥条件好的玉米田,做好培土不仅可有效防止后期玉米倒伏,而且对玉米增产有一定效果。
四、防治虫害。玉米螟、棉铃虫、蚜虫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害虫,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危害加重趋势,一旦为害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为提高防治效果,对玉米螟的防治时间可适当提前,可在大喇叭口期连续防治,用战戈悬浮剂喷玉米植株,亩用量1.5~2.5千克,棉铃虫的防治可用50%久效磷或40%氧化乐果200倍液喷雾滴心均可。防治蚜虫用菊酯类、有机磷农均可,如溴氢菊酯、氯氢菊酯、乐果、甲胺磷、久效磷等,对其它害虫也可起到有效防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