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如题所述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主要完成人:王安建、王瑞江、李厚民、王高尚、王勇毅、高 兰、赵汀、李建武、陈其慎、于汶加、孟刚、李瑞萍、高辉、张照志、闫强

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成果简介: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2007年部署的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的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程。经全国31个省区市3万人5年艰苦努力,耗资22.5亿元,完成油气、铀、铁、铜、铝土矿、煤炭、稀土等28个矿种全部25753个矿区资源储量及其利用现状的核查,摸清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数量、结构、品质、开发利用及其空间分布现状,发掘出大量新增资源量,挤掉了资源储量水分,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建立了全国矿产资源空间数据库和储量动态管理支持系统,实现了资源储量管理从一维属性数据向二维半空间数据管理的飞跃,为实施“一张图管矿”、提升管理水平搭建了科技平台。项目形成矿区核查报告21540套,省级汇总报告550套,全国单矿种调查报告28套,图集300余册。

中国铁矿矿产资源分布图

全国铁矿吨位—品位模型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主要完成人:李廷栋、袁学诚、肖庆辉、黄宗理、叶天竺、耿树方、范本贤、高 锐、肖序常、朱介寿、邓晋福、姚伯初、张兴洲、杨文采、路凤香

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成果简介:中国大陆和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多项特征,取得了12项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1)提出大致以东经105°(南北地震带)为界,我国东、西部的岩石圈和软流圈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层状”结构明显、岩石圈厚、软流圈薄;而东部岩石圈薄、软流圈厚,可达到200~300千米,导致了软流圈物质上涌。

(2)指出中国东部和边缘海地区的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面凹凸不平和不连续,构成了软流圈与岩石圈之间壳—幔物质交换的“过渡层”。

(3)对华北岩石圈减薄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确认:太平洋板块俯冲动力对华北岩石圈200千米以上没有影响,在200千米深度之下影响的横向范围局限在大陆边缘200~300千米之内。

信阳—黄骅地震层析剖面图(“过渡层”)

(4)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提出了“东亚型造山作用”的新认识——其成因是深部软流圈物质上涌;其造山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造山幕、主造山幕、晚期造山幕。

(5)揭示出中国东部岩石圈“下新上老”的年龄结构,即前寒武纪基底的岩石圈被中生代岩石圈(小于200Ma)置换或熔融交代。

(6)初步划分和建立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模型,总结和划分出了5种岩石圈类型: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岛弧型和边缘海洋壳型。

(7)提出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把中国大陆及海区划分为2个岩石圈构造域和6个岩石圈块体。

(8)揭示了青藏高原存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航空磁测显示出青藏高原存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直至深度60~180千米仍很明显,表明其深部结构与表层结构具有不统一的特征。

(9)层析成像研究揭示出印度岩石圈从恒河平原向北俯冲跨过斑公—怒江,在北纬33°附近向深部下插、拆沉,在北纬34°地区形成羌塘地块深部的低速熔融体,在西昆仑山深部呈现出印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直接碰撞,说明了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原因。

(10)详细分析研究了深部作用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出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伴随的成矿作用,软流圈物质上涌是主导因素。

(11)揭示了深部地幔流由西向东流动的3条“通道”轨迹,从而导致了中国东部形成巨厚的软流圈层。

(12)揭示出太平洋板块俯冲只对中国东部吉林省珲春地区的深源地震(540千米)起了制约作用。而东部大陆区的浅源地震的动力来源很可能是软流圈物质的高热能量转化为强动力作用的结果。

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分区图

沿AB剖面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到西昆仑山的图像

中国东部及周边地区天然地震震中分布图(吉林省珲春地区的深源地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