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寻根文学”

如题所述

如何看待80年代“寻根热”现象

13中师2班  3130101234 游雪霞

寻根文学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令人瞩目的风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主要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等。

寻根文学是要寻求文学的根,寻求文化的根。寻根派中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都曾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阐述了自己对“根”的认识,如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以贾平凹、乌热尔图等作者的作品为例,提出了自己对“根”的见解:“对民族的重新认识、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因此寻根文学具有几个很鲜明的特征:一是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二是强调重铸民族精神以及弘扬与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三是表扬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气质。

寻根作家认为应当重新唤醒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接上曾经断裂的民族文化的根基,延续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命脉,以期重建具有优良品德的中华民族。在他们看来,作品只有回到那片曾经古老的土地来审视我们脚下的土地,回归民族的昨天看民族的今天,从中凝炼出新的文学对人的觉悟。其次,寻根文学的作家对被规范化的文学有一种反叛,这种规范化的文学便是对政治过度书写和过于旺盛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文化来拜托当前社会政治现实的裹挟,从文化角度切入,看清人性的复杂,使文学的创作更加自由洒脱。

“寻根文学”是如何兴起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展现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文化因素与社会背景的影响。首先,从国际背景来看,同时期一些外国作品中显现出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特质和紧拥时代节奏,饱含现代性特点的现象,对中国作家的“文化寻根”指出了方向。这对于中国作家寻根文学的写法提供一定的借鉴。他们的作品极具地域色彩,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比如拉美的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百年孤独》,川端康成具有东方色彩的《雪国》《千纸鹤》等等。

从国内的背景来看,随着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的不断引进,国内的“文化热”促使人们从以政治到以文学为立足点来审视文化问题。为“寻根文学”以及文化寻根意识提供了推进其出现并发展的文化环境。在20世纪80年代,党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完成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转变的过程,商品经济与经济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维与观念以及价值观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一场新的文化热潮逐渐兴起。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众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并反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面对工业社会与机械化的西方学者来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解决西方精神困扰与病痛的良药,试图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塑西方的道德秩序,于是,西方学者与一些华裔学者在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上表现出了很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与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影响下,许多国内的学者也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那么,“寻根文学”到底有什么呢?一方面它在承接“反思文学”等文学流派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与早起的文学流派相比,更加注重寻求文学本体的发掘与回归,在吸收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的同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大部分作品能够客观地阐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寻根派”作家在自我追求文化意识的同时将文学作品呈现出底蕴深厚的特点。也正是“寻根文学”自身具有的这些特点,才使新时期文学艺术的手法与形式更加的丰富,提高了新时期文学艺术的高度,并对推进整个中国文学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它发起了文化意识的觉醒,能够使当代文学工作者认识到在面临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相接受的情况下,应当更加注重本土文化的价值,文学只有在探寻出自身民族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意义。

然而“寻根文学”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寻根作家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暧昧的,矛盾的。“寻根文学”中的部分作品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分优劣,甚至背离了现实中的人文和社会价值,他们所叙述的故事和他们启蒙的初中日益脱离,使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不过是一幕幕传奇性戏剧,发展到后面几乎成了通俗小说。这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不仅不能起到弘扬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同时也会使作品失去文学价值;二是“寻根文学”中的一部分作品由于过于重视“文化”而消解了历史批判性,出现了作者观点之间的相互矛盾。作品对“根”的理解是静止的、非历史的,最终一些作家一味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难以寻找到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之根。

总之,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热潮持续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寻根文学”自身的局限性也能为当代文学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借鉴,对促进当前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