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危机时,有的国家把牛奶倒入海中

一直在跟老爸谈论这个问题。
老爸说:商人,为了维持价格,不得不把牛奶倒入海中,维持价格。
我 说:商人,就不能把牛奶赠予或低价卖给消费者或穷人么,他们
可以在喝了牛奶之后,感到对牛奶的需求,然后进一步买牛奶。
老爸说:你不懂,你学理科的这些东西不会去研究,当时的形势你也不会
懂。你应该去翻翻这方面书籍,去研究研究就知道了。
我 说:你都说服不了我。我觉得我的观点没有错,这些商人根本就是不
懂变通,把牛奶倒了,一点利益都没有,还不如送人。
老爸说:你没错,我也没错。这就像辩论的正方反方,正方有正方的道理
,反方也有反方的道理,谁都说服不了谁!

大概就是这样,请各位达人教教我应该怎么理解!
别的商人囤积应该很好处理啊!
比如说可以拿着牛奶一家家去送!
并且可以让他来打工,帮助商人自己获得利润。
我主要是想知道,为什么它可以为了那么点价格,就不惜把成箱的牛奶倒进大海。
难道价格就那么重要吗?
再说,如果始终保持价格,岂不是会破坏了商家在消费者中的形象?

类似三楼的人少来!
渴求专业点的解答!

我先睡觉了!
明天认真看四楼的那个网站!
也许能搞懂!
嗯!
睡觉!

认真看了下六、七楼的回答,发现我毕竟不学经济,对这方面了解的还太少啊。
其实看了那么多,我已经了解了很多了。
看六、七楼的回答较完整,就这两楼的投票下吧!

感谢所有人的回答!

我对前三楼的回复持保留态度。

你说的情况是发生在上世纪2、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目前金融危机有所不同。

首先你需要相信物质守恒定律,世界上的金钱和商品是一定量的。好比一个天平,正常的生产与消费,使得天平两端平衡。危机无非就是天平失衡了。

那个年代的经济危机原因很多,例如战争的投入,赔款,战后建设,失业问题,还有大部分现金流入了极少数人手中,等等。致使市面上流通资金减少,也就是老百姓手里的钱变少了。

另一方面,资本家的过度生产,无计划的垄断经济,使得挤压的商品越来越多,而百姓却没有消费能力。商家想卖出去只有两个可能性:1贱价销售,2控制货源。但是贱价销售是会赔本的,没有人会做赔本生意。唯一可行的是控制市场上货品的数量,生产商形成利益同盟,以图今后的发展。

这个问题可以顺便提及最近的金融风暴,为什么换成裁员了呢?道理是一样的,流通资金减少---消费水平降低---购买力低下---销售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所以,通过裁员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以便攫取更大的利益。

最后解释一下你说的那几个问题。
首先,不喝牛奶人是不会死的,所以,当购买力低下时,人们只选择消费生活最低必需品。商家送我牛奶喝?可以,喝完了算完,我不会再花钱买。也没有钱。作为商家来说,但凡没有利益的事情,是不会做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个时代,没有人领你的情。

其次,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是送出那一点点就可以平衡的,最近金融风暴的信贷亏空62万亿美元,你说这得送多少东西???够不够成立一个国家了?它需要数年的调整才能平衡呢。况且退一步讲,发传单送商品,这也需要推销人员,做这种事商家也是要投入的。怎么说都不合算。

再次,价格就是“那么重要”的。经济是什么?就是低买高卖。资本家又不是开慈善企业的,不赚你钱还图个啥?供求关系是你情我愿的,就好比毒品,风险在高也有人做,为什么?就是有人需要货(消费者),有人需要钱(资本家)。供求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倒牛奶又不是欺诈行为,我自己生产的我也可以自己处理掉,你爱买不买啊,我又不求着你买牛奶,但是供求关系决定了人类还是要消费牛奶的,对吗?反正我价格就控制在这里,我有钱可赚就可以了。

再举个供求关系的例子,环境单纯化以便理解:世界上只有两种空调,A产品,B产品。A产品利润高,后者反之。 作为资本家来讲,你怎么做?
你必然将B产品放置起来而推销A产品。否则?大家买了B产品之后,谁还有消费能力去买A产品?难道就因为卖不出去,就等着利润高的A产品报废了不成?但是人们都知道B产品的存在啊,所以权衡利弊,干脆,商家把B产品毁掉,让人们一心只能买A产品,就是这么回事。至于买不买空调?? 总有人需要吧!!

最后补充一点,这种情况也分什么商品,牛奶存放不了。所以需要及时得处理。权衡利弊,便是倒入大海,不能在消费者中流通。
所以你也可以理解黄金钻石等为什么是保质产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你所看到的倒奶案例应该是美国1929-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事了,我来告诉你吧。

首先,你很渴望知道为什么商人宁愿倒掉牛奶。

给你解释:
1.牛奶这种商品,保质期很短,不易储藏。所以不可能像石油、钢材那样存一段时间,等待价格上涨。

2.商品只要放在仓库都是有存储费用的,牛奶就更高了,需要冷藏。所以如果短期内如果价格太低,商人绝对不会去储藏,一定会像办法尽早处理。

3、为什么不施舍给穷人。因为你无法施舍给穷人。挨家挨户去送?这将极大的增加商人的运营成本。很难想像,如果你的奶厂现在有存货几万吨,你该请多少人在短时间内帮你挨家挨户地派送掉这些牛奶,你又该付给这些派送员每天多少钱的工资。这些钱和直接倒掉奶比,哪个更经济划算呢?就算不去送,放在一个地方等着人来领,除非你派专人去看管,否则场面也一定会很混乱,企业何必自找麻烦呢,找专人去管又要白白浪费这个人的工资。
别要以为我只拿钱说事,等你开办了公司,你就知道资金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有多重要了。雷曼、AIG这些巨无霸,公司本身业务做的很好,但都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才倒的。

4.为什么不低价卖给穷人。1929年的危机,比当前的情况要严重得多,当时整个银行体系崩溃,大批的企业倒闭,大批的人失业。社会分化很严重。
所以你所谓的穷人,他们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还要穷,他们的家庭毫无经济来源,很多人每天都排长队去领取胡佛政府施舍的救济餐。牛奶对于他们来时,算是一种非必需品的消费,他们不会因为了便宜了那么一点的而去掏钱包,何况他们根本就没有钱。所以,这种促销方式应该是不会起丝毫作用的。当时的商人应该也是预料到这一点的

5.最为关键的一点。任何商品,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整个社会,由于经济不景气,人们消费力下降,需求变少了。
商人们,只能主动或者被动地减少一点供给,才能让价格不要下跌,保证自己的利润啊。

你可能还在上学,接触的经济学知识还不是很多。要知道,那些商人也不是傻瓜,他们会选择把牛奶倒掉,是因为只有倒掉,对他们而言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我也看了4楼的网站,他所说的问题和你问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虽然都是在倒奶,但网站上主要是阐述垄断经营的问题,而你要问的是经济危机的问题。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一点启发,如果还有什么困惑,你可以继续补充
第2个回答  2008-12-13
就是商人的原则啊 宁愿商品烂在自己手里 也不能便宜消费者
不然 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了 以后就再也卖不掉了 市场饱和了
而且 你低价卖 破坏了市场价格 不光是穷人去低价获得
别的商人 也会囤积的 所以 倒掉 也不能低价卖 更不能送

我是这样认为的 呵呵
第3个回答  2008-12-13
你可以这样理解.他们把牛奶倒入海中是在喂鱼.也算是在为大自然做贡献.
然后鱼养大了.养肥了.自然就可以让人吃了管肚子.你想想.喝过牛奶的鱼哎.
肯定比没喝过牛奶的鱼不一样.是吧.人们以前吃不到.现在吃到了.也算是在为人类做贡献了.
这样你心里就会舒服多了.
第4个回答  2008-12-13
如果某天你做了商人,你掌握了固定的资源,在遇到危机等情况下,你是会选择低价抛售还是选择销毁一部分从而维持市场上的流量而达到相对较高的收益呢? 如果你是商人的话我想你会很容易得出结论的,不是么? 当然,牛奶做为一种很特殊的商品,不象别的(钢铁,石油,以及现在的房产)可以长久的保存,它过了某段时间(尤其是鲜牛乃)就会变质,因此选择销毁是比较符合他们利益的手段。 如果,是同样的情况下,房产商会这么做么? 肯定不会!!! 为什么?想一下房子的建立和牛乃的产生有多大的差别就很容易知道了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