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长的长城吗?

如题所述

不是,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明代长城 .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7
 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采用传统考古学的调查方法,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于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八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八千八百五十一点八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五公里。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不小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
第2个回答  2014-03-07
汉代也修长城,而且修了两万里,是有史以来最长、最远的长城。与历代长城不同,汉代长城不仅是防御的屏障,更是前进的基地。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汉人把长城从酒泉修到了玉门关,再修到盐泽(罗布泊),甚至计划一直修到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在万里边防线上,汉军步步为营,“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筑起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大要塞体系。后来,汉政府又在轮台和渠犁实行军事屯田,继而又深入到莎车、车师前王国乃至乌孙境内。在离家乡数千里的哨卡和屯田区里,汉代戍卒或者几十人一队,面对着大漠冷月,忠实地守望着帝国的安宁,或者一手持剑,一手扶犁,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出击。
第3个回答  2014-03-07
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