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如题所述

1.饮食因素。研究表明,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的膳食可能是胆囊结石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动物内脏、肥肉类、煎炸食品和奶油糕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大的改变,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脂肪摄入量接近合理膳食30%的上限。这种情况也与我国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关。研究还发现,早餐进食不规律或经常不吃早餐、禁食时间长等,均可造成胆囊排空变慢和胆汁残留较多,而胆固醇与胆囊有高亲和力,造成胆囊收缩迟缓,促进成石作用。
2.女性生理生育。研究发现,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随怀孕次数增多,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妊娠妇女胆汁的胆固醇饱和指数随妊娠周数的延长而增加,此外,妊娠时,胆囊张力降低,致使胆汁淤积,易于胆囊结石的形成。绝经妇女易患胆囊结石,雌酮是绝经后妇女体内主要的雌激素,它可提高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使结石形成。
3.个体因素。如年龄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上升,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国外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年龄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正相关,而与胆酸合成及胆酸池的大小负相关。研究亦发现肥胖与女性胆石症的关系比较明确,肥胖者胆囊的收缩性发生改变是导致胆囊结石形成危险性增加的主要因素。
4.与代谢类多基因疾病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是与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的疾病,所有胆囊结石家系中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家系占36.6%;此外,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家系分别占66.7%和29.0%,它们同属代谢类多基因疾病,胆囊结石与它们含有相同的易感基因或致病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2
病情分析:
1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的。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
2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
3由于您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胆囊中的汁液无法消化食物,因而胆汁淤积成结石。
指导意见: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食,早餐一定要吃,不能饿肚子。
2胆结石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根据严重程度看是进行药物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
第2个回答  2017-03-13
胆结石的患病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曾经罹患过胆结石,有这样的家族病史。
  2、小肠疾病及胰脏疾病等患者:这样的疾病可能造成胆盐的消化吸收不良(胆盐是利用肝脏内的胆固醇制造的,通常到小肠时会再被回收、利用),所以胆固醇结石容易形成。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较高,胆囊的收缩功能也不是很好,胆囊无法及时排除胆汁,导致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4、身体肥胖者:身体肥胖的人,尤其是肥胖妇女,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偏高,而且胆固醇的分泌、合成也较高,容易引起胆结石。
5、多次妊娠妇女:怀孕会让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另外怀孕时腹部压力增加,影响了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变大无法完全排出胆汁,胆汁长时间停留在胆囊内,容易形成结石。
6、中年妇女:成年期以后的女性,一般比同年龄层的男性有较高的比例罹患胆结石。
7、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得胆结石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8、长期吃素者:一些素食(素食食品)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纤维素食品)妨碍了胆汁酸的吸收,使胆汁中的胆盐浓度下降。卵磷脂(卵磷脂食品)与胆盐不足,导致比例失调,造成结石的形成。
得了胆结石可以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只有彻底治疗才能摆脱病痛的折磨。一般大家也可以都是喝德脯的榆鉐嗵茶消溶结石,有帮助排石和预防尿盐沉着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20-10-04

胆囊结石是怎么出现的?

第4个回答  2018-10-09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