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什么贬损明朝称赞清朝,明朝真的比清朝烂吗?

如题所述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偏见,明朝并没有比清朝差到哪里去,你们想想看,明朝的皇帝确实有很多的奇葩,但是明朝还是在历史上存在了276年,可是清朝却只统治了中国267年,清朝的统治时间并没有超过明朝。

而且从皇帝的个人素质上来讲的话,我觉得明朝的皇帝更厉害一些,在明朝的时候,皇帝他是不会让自己的儿女和别人和亲,也不会割款给别人,或者赔偿土地,不会给其他国家纳税,虽然说还有记载,有几十年都没有上过朝的,但是却将日本赶出了朝鲜半岛,而且对着数十个藩属国的宣誓是十分有气势的,明朝是一个十分有骨气的朝代,到了清朝却不一样,道光帝是清朝非常节俭的一个皇帝,但是当时却是国穷民更穷,怨声四起, 而且中国的第一个卖国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那个时代的产物,开启了卖国的百年耻辱。

而且在明朝的时候,皇帝所立的内阁制度,在当时有无数的典籍对中国的这个制度进行介绍,并且借鉴成型,在清朝的时候是军机处,我觉得在清朝完全就变成了皇帝的一个秘书,大臣根本没有独立发言的权利,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所以说其实明朝和清朝相比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地方。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说明朝残暴其实主要就是因为朱元璋和朱棣杀得人太多了。

在清朝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杀人的,只是说如果你带着一种对明朝有色眼镜去看待明朝的话,那么你当然可以挑出很多不好的地方,而且在明朝的时候,生产力是比清朝高出很多倍的,种种的记录都说明明朝并不比清朝差,所以说大家要带有自己的想法去看待,不能一味的听别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6
明朝实际上被误解了,明朝直到灭亡气数尚未尽,治理尚有效,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天灾和粮饷断绝,明军如果有足够的粮饷是能够击败奴尔哈赤,也不致于明军主力投降清军的事,这对后人也是警讯,治理大国,粮食后勤是关键,实际上满清直接继承明朝,毫无变动,也使胡人国运也延续了两百多年,说明明朝制度还是有效的,我们如果读史只是用感情用事,怎么能弄通历史,历史学家怎能以己之好恶去曲解历史,历史不是演义,不是小说,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学习,总之一句话,明亡是一场意外,意外往往是历史突然转向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能预测将来,因为往往一场意外就导致江山易主,我们要做的是建立突发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减少国家损失。
第2个回答  2020-04-02
如果是之前我确实想说大明天下第一,不过现在想想,明朝应该是最窝囊的王朝,唯一一个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王朝。如果除去一个王朝年末的颓势,且看他建国之初的神操作,第一“建国后一直灭不了北元,”第二“大明盛世,竟然对日本毫无办法,只能在本土进行防御战,然后拖赢”第三“即使算上明最强盛的时代,他的领土也远远不如清鼎盛的时期”也许明死得很光荣,但是真的活的很憋屈。这和清朝相反,清朝是死得一文不值,活着的时候真的潇洒。
第3个回答  2020-01-04
明朝强于清朝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易中天怎么贬损明朝而赞清朝,都是没用的。明朝有洪武之治,清朝没有。明朝有郑和下西洋,清朝没有。清朝有康乾盛世,而明朝有永仁宣盛世。明朝还有景泰中兴,正德中兴,隆庆开关,万历中兴,而清朝则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圆,八国联军入北京,到处都是租界,还有东亚病夫。这就是清朝留给我们的,这也是易中天所赞美的清朝。你说清朝跟明朝有可比性吗?
第4个回答  2020-04-03
明朝吧 明朝的社会风气比清朝要好很多
明朝毕竟是主体民族汉族的最后一个王朝
明朝注重科研力量 火器在明朝开国就已经普及使用而火器正是后来武器发展的主流 明代的火器诸如三眼铳迅雷铳火龙出水神机箭水雷等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
明朝的制度 其实我个人感觉明代皇权的丧失文官集团的壮大虽然不好但是相比清朝来说确实要好的很多
明代服饰 现在的汉服复兴就是很好的说明 穿明制汉服的有很多 明代服饰甚至影响了韩国服饰直至现在 而清朝的男子发型简直不要太丑 不仅丑还丢人被外国人当成笑柄!
明朝从天子到庶民的气节 明朝的祖训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更是根据宋朝的前车之鉴不和亲不纳贡 崇祯皇帝更是在闯军兵临城下是自杀殉国 清朝入关攻破南方各地更是无不遭遇激烈抵抗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是宁可全城战死也不投降满满夷
而清朝在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后咸丰帝狼狈逃到热河就表明清朝统治者的理念就是若是中原不保就退守满州从而致使圆明园被抢中国无数的奇珍异宝文化瑰宝被抢砸殆尽。后面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更是狼狈西逃 说白了清朝后期就是靠着汉族官僚在支撑着爱新觉罗家的天下 这就说明满族统治者并不适合中原这片土地!说白了清朝前期还不错 但是试问那个朝代的前期有很多的昏君呢?
后期简直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国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