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如题所述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鲁迅因为感同身受着中国社会的"弱者"(无地位者,不被承认者、受压迫者)的痛苦,而自觉地进行他的反抗(复仇),他以不断批判来体现自身(包括自己的文学)的价值。他要求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并几乎在现实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现了这种奴役与压迫关系的延续与再生产,他的批判性也就永无终结。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想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在于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灵与灵魂,还在于他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它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总是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社会相"、"共名"),可以说是鲁迅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也是他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鲁迅不是对某个人作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个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他所采取的方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文章时代背景材料,反而是有助于对其实质性内容的把握与理解的。
(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鲁迅宣称:我的杂文"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是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这就是说,鲁迅杂文确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做着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人事都是要通过鲁迅的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成为他的杂文题材。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他的杂文可以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另外,他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仿佛故意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骏的美学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7
(1)批判性。①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鲁迅后期的杂文增加了批判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都市等方面的内容。②暴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对卑怯、保守等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③社会批评的内容更为广泛,如对社会的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的罪行等都予以猛烈抨击。这种批判,具有战斗的现实意义。

(2)深刻性。鲁迅的杂文对各种问题的论述都极其深刻,富有辩证哲理。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出,嵇康、阮籍毁坏礼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爱之过深的表现。再如《杀错了人〉异议》中所提出的“异议”。这些分析论断常对读者的习惯性思维构成一种挑战,但细加体味,却不得不承认其内在的深刻性与说服力。
第2个回答  2023-06-23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
2. 善于创造类型形象,以讽刺、幽默、滑稽等艺术手法,概括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特征,使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3. 善于运用曲笔,把读者导向作者设置的意境和思路,使作者的主观意图与读者的再创造更加默契。
4. 善于使用繁笔,在文章的关键或精彩处,进行精练的描述,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力度。
5. 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
以上是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22-05-17
鲁迅杂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①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②是从“砭锢弊”的立意出发,塑造出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③是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