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题如何申报成功

如题所述

第一,你对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我们在评审是是先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基地,把国内发表的有关农村问题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文章按内容分为几类,掌握这些情况,对申报这个领域的课题非常有利。第二,对申报的课题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资料。也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有特点,没有实地调查的资料就没有特点,如我校的课题《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我们除调查了本校学生学习情况外,又调查了其他校对于学生评价,有这些实际材料,这就说明有特点,必须批。这些都说明,申报课题,要有实际调查。到实际中去,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点,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的课题,要用“课题指南”题目作为课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英语评价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计划,委托学科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2.课题论证第四,前期成果。3.课题组成员在我们选出课题后,才拿来申报单位、课题组成员的材料。这就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能否完成课题任务。有过这种情况,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个人,或者成员水平不高而被拿掉。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的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我们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的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课题组成员要很好的搭配。第一,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第二,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校级课题申报程序(一)各组根据学科特点自行设课题;(二)各组根据通知要求组织申报,由各课题组统一到教务处领取表格或到学校网站下载。(三)教师填好表后(须电脑打印,一式三份),由各课题组统一交教务处;(四)教务处进行资格审查后再组织有关学科老师评审,确定立项项目,给定经费等,并报主管校领导批准;(五)下发立项通知。(六)校级课题验收,须填写《永和中学校级课题结项表》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连同研究成果一套,报教务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我们可以帮忙申报,需要的话来详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