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服务

如题所述

一、自我服务能力定义:

自我服务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指3-6岁幼儿学习认知照顾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历程。

二、从《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看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1.《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生活技能。

2.《幼儿园教育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第二点:“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由此可见,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在孩子会多少,而在于幼儿的参与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学习与生活的幸福。他们做的虽然是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简单的技能,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感受快乐、分享与合作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中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①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②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③服务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三、各年龄段幼儿应具备的自我服务能力:

四、怎样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自我服务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感受快乐、分享与合作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服务意识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自主有序,自我安排和规划能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常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来园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什么,常常会问老师接下来该做什么?生活运动准备中一片茫然,七嘴八舌,教室秩序纷乱、嘈杂;离园时幼儿丢三落四。孩子们的学习用品随处乱放等现象。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中,物质环境的创设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在生活环境创设中,创设杯标、饮水喝水量标志,进餐端饭来回路线图,盟洗洗手、入厕程序图,大小便异常图标,午睡鞋标、衣标、穿脱衣摆放程序标志及评比图,防烫、防电、防滑等安全标志等;在学习环境中创设中,我创设正确坐姿、站姿、举手发言姿势、保护眼睛标志、书包正确摆放标志、学具对应摆放标志及各种整理方法程序图;在游戏环境中创设中,创设各种交通标志、文明行为规范图、排队、下楼梯、爬栏杆及各种游戏材料的对应摆放图标及安全使用方法程序图等。在环境这一隐性教育影响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这是自我服务的良好开端。

二、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服务能力。

1.一日活动皆课程,学习游戏化

将自我服务能力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教学活动中安排关于自我服务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正规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自理能力方面的知识技巧;在游戏活动中,则安排一系列生活工作游戏,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操作区,投放一些衣服裤、鞋袜、毛线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来动一动、试一试,做一做,学习穿脱衣服,扣扣子,系鞋带;在理发屋放置一些娃娃头、梳子、小发卡等,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梳头,,一日生活皆课程。每当孩子鞋带散时都会找老师绑好,通过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教幼儿学习、练习打结,现在当幼儿的鞋带散时,再也没听到幼儿说:“老师我的鞋带散了,帮我记上吧!

2.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

五到六岁的幼儿应该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会收拾叠放衣服等。这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都是较易完成。在幼儿园教师应正确、积极地引导幼儿各项技能的掌握,教给幼儿在生活等方面自我服务的本领。如引导幼儿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处理,并向幼儿提问在入厕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幼儿都能合理地说出入厕时要排好队,不推挤,系好衣裤等。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有意识,更需要把技能教给幼儿,让他们能真正地服务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会了先把里面的裤子穿好,再把上身的内衣、毛衣拉直,然后系到外面裤子的里面的系衣裤方法。又如学习系鞋带对大班幼儿来说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以身作则,提升实践效能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事对幼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幼儿对自己操作材料的整理、摆放意识比较淡薄,平时教师总是以语言提示的形式提醒幼儿将材料摆放到原处。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只能让幼儿机械地完成老师的要求,新《纲要》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因此教师对教室中物品的摆放会做出良好的榜样,如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能及时地收拾、整理教具,将教玩具摆放整齐,或收集到专门摆放教玩具的橱柜里,逐渐发现每次教学活动后,幼儿也能将自己的操作材料摆放到固定处,教师的行为能感染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生活自我服务的能力。

4.放手尝试,在实践中经受愉快的体验

一次午睡前的活动整理,幼儿各自整理自己玩过的材料、搬动椅子、入厕、脱鞋等,此时午睡室地上有一本散架的书,此时教师走过去,边捡起书边对着一幼儿说:东东,你的书不要了?”教师边说边一页一页开始整理,还拿了订书机装订好东东的书。而东东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丝毫没有回应。经过多次的观察,俊俊对自己的物品也常常是丢三落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的无意行为(包办代替了本应该是幼儿完成的事情)或担心安全问题的顾虑,而忽视、剥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实,就像“给盲人引路”,虽然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我们要彼此相信,只有适度的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让幼儿逐渐学会照顾自己,激起幼儿独立做事情的真实欲望。

5.从服务自己到服务他人

《指南》中提到,“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老师们在带班的过程中,由于担心孩子们做事慢,做事马虎又或者完成得不好,常包办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服务的机会。在幼儿大班阶段,幼儿开始从只关注自己转向关注他人,从自我服务转向为他人服务。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给幼儿摆餐具、发餐巾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因此,我们以“我是值日生”为切入口,每天都设有两名值日生,协助教师分发材料,协助教师整队,喊口号,检查幼儿喝水、洗手秩序等,幼儿对此工作踊跃参与,表现积极,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做到"管放结合”。幼儿自己能干的事,教师做到“管放结合”。幼儿自己能干的事,教师坚决不要帮,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让幼儿通过参与值日生的劳动,培养幼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促进家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观念——摆正心态,相信孩子

家长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既不能宠溺孩子而事事包办,也不因怀疑孩子做不好而过分保护,更不应抱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的心理而放任自流。家长要摆正心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只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就能提高。许多家长都纷纷对老师说:“开展服务能力培养真管事,孩子以前

在家里啥也不想干。现在回到家里,就喜欢洗袜子、洗抹布、擦桌椅、洗碗等等,什么事都抢着干,完全变样了。”

2.态度——正确指导,以身示范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学习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尤其应注意以身示范,一是正确示范动作要领。比如教孩子收拾自己的小床,我们就要注意教孩子按步骤先摊平毯子,再摆好枕头,最后铺平被子;二是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自己的事自己做,及时做,并且努力做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积极影响。

3.技巧——耐心对待,反复训练

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耐心对待。比如孩子学习用筷子吃饭,由于手指协调能力差,筷子可能握不稳拿不齐,家长则要有耐心。

4.行为——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要循序渐进。比如吃饭、穿衣、洗脸、睡觉、洗澡、整理房间,既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才学,也不能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应在不同的年龄段培养不同的能力。一般来说,1岁后可以训练孩子自己吃饭;3、4岁时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穿简单的衣服鞋袜、独立睡觉;5、6岁以后可以训练孩子整理小床、将玩具分类存放和自己洗脸洗澡等。大班幼儿养成某一习惯也要分阶段,循序渐进逐渐养成。

5.方法——及时肯定,即时纠错

对孩子们来说,表扬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包容则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因此,我们要对孩多表扬,少批评。幼儿刚开始自我服务,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例如,倒豆浆时水壶放不稳将它洒在地上、桌子上甚至身上,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使用水壶,鼓励幼儿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对幼儿的动手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然后再提高要求,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只要我们不吝于表扬,多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赞赏他们,多说“你能行”,孩子就一定能不断进步。

总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是靠一两次的教育、说教就能奏效的。它需要家园正确教养的观念,明确合理的目标,持之以恒的耐心,坚实一致的态度,和蔼浅显的语言,还要有一颗无私包容、甘于奉献的爱心。教师、家长都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要多指导、不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多等待、少急躁。只有教师和家长科学、和谐共育,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定会充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最坚实的基础。

五、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