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写陆游的文章?

如题所述

  陆游和我同时爱上唐婉 文 / 听雨斋主人方剑

  陆游和我同时爱上唐婉

  陆游是谁呢?
  陆游是陆游。
  陆游就是陆游。
  一个名气很大的诗人。

  而我又是谁呢?
  我是我。
  我就是我。
  一个没有名气的诗人。

  那唐婉又是谁呢?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
  唐婉是陆游的妻子。
  唐婉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自己的心碎了。
  我把那心打开来一看,里面有两个字:唐婉。
  当我醒来时,唐婉已不在我的身边。

  其实,陆游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知道,陆游是否把我也看作他最好的朋友,但是我却一直把他当作我最好的朋友的。)
  记得那一天,我和陆游一起去游沈园。
  那一天,阳光明媚,春花灿烂。
  那一天,我们在沈园饮酒赋诗,很是尽兴。

  恰好,听说陆游的舅母唐夫人也来游沈园。
  于是,我就和陆游一起去拜见唐夫人。

  这一回,是我和陆游第一次看到唐婉。
  唐婉静静地站在唐夫人的身后,就如同一朵花无声地绽放。
  唐婉是如此地美丽。
  那就像一个梦一样,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一下子就被唐婉的美丽击倒了。
  我为唐婉的美丽而沉醉。
  从这一刻起,我就彻底地爱上了唐婉。
  我爱她,爱得不可救药,爱得无法自拔。

  当是时,半壁山河已为金虏的铁蹄踏破。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里,这美丽的爱情让我忘记了忧伤。

  然而,陆游和我同时爱上了唐婉。
  不是说了么,陆游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有许多不对别人说的话却对我说了。
  那一天,陆游对我说,我爱上了唐婉,我的表妹。
  (这个故事要是能够发生在今天,那该多好啊,因为,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近亲是不准结婚的。)
  听完之后,我先咽了一口唾沫,然后牵强地一笑,我笑的是如此尴尬。
  之后,我就这样一直尴尬了好多年。
  其实,我原本也想如此对陆游说的。

  同样是诗人,陆游却比我有才华的多了。
  他是天上的那一轮明月,而我就是那月下飞舞的流萤。
  他注定会流芳万古。
  而我呢?在经历了短暂的岁月之后注定为世人遗忘。
  我想,陆游一定会给唐婉带来幸福的。
  为了唐婉一生的幸福,也是为了我的好朋友,我选择了放弃。

  其实,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懦弱得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不敢爱。
  然而,我却在心底里安慰自己: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做出这个痛苦的决择,不是也很伟大吗?
  然而,我错了。
  我给自己吃了一枚注定要痛苦一生的果子之后,却也没有给我爱的人带来幸福。

  而陆游果然比我强得多了。
  没多久,他就把唐婉娶进了陆家。
  那一天,我去参加陆游和唐婉的婚礼。他们的婚礼办得相当隆重,当时的陆家热闹极了,而我的心却冷极了。
  我偷偷地坐在一个角落里。
  而陆游却找到了我,他问我,你怎么了,不舒服么?
  我说,我没事,你忙你的罢。

  那一天,我喝得酩酊大醉。
  陆游又来问我,你不大好,怎地喝恁多酒?
  我说,我为你们高兴,不喝也得喝啊,我祝你们幸福。
  陆游一下子抱住了我,他的泪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说,一定要好好对她。

  那一夜,陆游和唐婉洞房花烛。我努力不去想这件事,可是,我却无法办到。
  我以为我喝醉了,其实,我却清醒得很。
  那一夜,我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
  那一夜,我终于涕泪滂沱。

  然而,没过多久,我们三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陆游的母亲,陆夫人,也就是唐婉的亲姑姑,她把唐婉赶出了陆家。
  这实在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我的心里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但是,这一回,我毫不犹豫地到唐家提亲。
  结果,唐婉就成了我的妻子。

  我的爱情失而复得了。
  我终于得到了唐婉。
  然而,我得到了唐婉的人,却并没有得到她的心。
  自从唐婉进了门之后,她就一直郁郁不乐。
  我知道,她的心在陆游那儿。
  在她跨出陆家大门的那一刻,她就把她的心整个儿的留给了陆游。

  为了得到她的心,我想带她到沈园去。
  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相逢的地方。
  在那座园子里面藏了我太多美丽的回忆。
  我想带着她一起去找回那些从前的往事。

  那一天,我和唐婉一起去沈园。
  沈园依旧。
  只是墙上多了一首题壁诗。
  那是陆游写的一曲《钗头凤》: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归,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那字遒劲有力,又飘然不群,宛如天马行空,我一看就知道,那正是陆游的字。

  我和唐婉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起看这首《钗头凤》。
  我不知道唐婉心里怎么想,我只知道,自己的心里很不是味。
  我很后悔,后悔不该把唐婉带到沈园来。
  我真是弄巧成拙了。

  这时,唐婉却要了笔墨,在旁边又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倚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是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当唐婉用她那工整而又娟秀的字体把这一曲词写完,我也就彻底地崩溃了。
  我知道,我不会得到她的心。
  我永远也,得、不、到。

  唐婉回去之后,没有多久,就含恨而逝了。
  我就把她葬在了后院的一株梅树下面。
  我知道,她最爱梅花。
  也有一个人很爱梅花,而那个人就是陆游。

  我不得不承认,唐婉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
  陆游和我同时爱上了唐婉。
  结果,陆游和我一样,痛苦一生。

  我想,最后还是说出我的名字吧,我叫赵士程。
  我这个人一向很低调,希望大家不要在网上宣传哦。
  回答者:我LOVEKOBE - 试用期 一级 10-14 13:22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 共 3 条
  《陆游与唐婉》
  回答者:董董玱 - 江湖新秀 五级 10-11 23:14
  示儿
  回答者:火狐之卵 - 兵卒 一级 10-14 10:54
  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陆游和唐琬的哀情故事

  南宋的大词人陆游(1125-1209),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据陆游自已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真正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就是两人的重逢於相别后的十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

  也来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忧伤而忧死(在历史上记载:「未几,怏怏而卒」--没有多久,就心情忧郁而死)

  陆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岁,1208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於也追随著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陆游共有七子。《陆游年谱》中有记述: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html
  回答者:MHNHG - 初学弟子 一级 10-24 21:13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200字以内

  ©2007 Baid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1
《陆游与唐婉》,陆游和我同时爱上唐婉 文 / 听雨斋主人方剑
第2个回答  2007-12-21
人物评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参考资料:http://www.sxgd.net/mcsx/mrhc/mrwx04.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