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人的退休工资偏低?

如题所述

这与养老保险金缴纳多少有关。

在推行养老保险金初期,特别是1990年代国企改革,破产企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企业是按养老保险最低缴纳比例60%缴纳,这部分人员的比例相当大,拉低了企业退休金的平均水平。

国企改革破产企业的一些年轻职工,自谋职业或再就业后,按养老保险规定100%缴纳,退休时与同级别、同工龄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大体相当。

国有大型垄断行业的企业,在养老保险金缴纳推行初期,鼓励企业为职工多买养老保险,有买200%,300%的,这些企业的职工退休金领取比同级别、同工龄的买100%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高许多,比买60%的破产企业职工就更高了。但这部分人员比例不高,提高不了全国企业退休职工的平均退休金水平。

现多私营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也是是按60%的低水平缴纳,这部分比例也是相当大,今后还将拉低企业退休职工平均退休金领取水平。

现为减轻中小企负担,还允许50%比例的超低标准最低缴费年限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还将进一步拉低企业职工平均退休金领取水平。

养老金领取是多缴多领的原则,只要缴纳金额足额,相同缴纳年限相同缴纳金额的不同行业的人员,养老金领取是大体相当的。

现一些私营企业主和企业高管,他们缴纳的养老保险额度是比较高的,他们今后退休养老金领取是大大高于一般人员的,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领取水平。

现多数社会就业人员都是按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比例最低缴费年限缴纳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与足额缴纳比例的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差距还会拉大。

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缴多领。允许企业低比例低年限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会伤害职工退休后的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不是所有的工人在退休之后都是工资偏低的,退休金的多少与之前交了多少退休金以及当地的政策规定是直接挂钩的。一般来说,退休金能够达到在职时期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就是目前的常态。未来若是能够调高工人的退休工资,对于工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希望这一天就在不远的将来。

工人的退休金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对于一部分的用人单位来说,用工人若是从自己的单位来交五险一金或者只交其中的某一部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毕竟在工地或者企业上班的工人,难免会出现伤亡,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会选择劳务外包,劳务外包等于转嫁风险,工人的五险一金由劳务公司来进行缴纳,绝大部分劳务公司会选择最低标准缴纳,甚至不缴纳。国家强制征缴与工人是否自愿缴纳之间的问题还是比较难以平衡的,毕竟一部分工人并不知道退休保险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更看重的其实是眼前的收入。

企业为何不能给工人更多福利

企业若是可以给工人多缴纳,那么也是可以在退休之后多拿退休金的,但是在政策规定了企业最低薪酬标准的时候,原以为可以降税的企业发现自己错了,因为职工薪酬上浮了,企业的税收也上浮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财大气粗,所以,没办法了,不堪重负之下,只能选择按照最低档的缴费标准进行缴纳了。商人不想做亏本生意,若是给员工高标准的缴纳方式,那么不仅损害员工利益,也可能会导致企业无力发展下去,大面积的断保不是不可能。与其断保,还不如最低标准缴纳。

退休金收支失衡

毫不夸张的说,我国的养老金已经连续14年增长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入不敷出了。企事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有多高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参加劳动的人抵御了领退休金的人,那么该如何平衡收支呢?一是增加劳动力,二是延迟退休,三是少给钱。不管哪一个政策,都能够引起很大的震荡,所以在做出任何一项决定的时候,都需要谨慎再谨慎。所以,处于工人阶层的人们,相较于社会地位更高以及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在退休金的问题上也弱势了很多。不可否认的是工人阶层的确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没有他们的付出,很多东西难以实现,但是更多的资源和好处却掌握在高于普通工人的阶层手中,财政可以给工人兜底,但是想要更多,还是需要社会进一步进步发展才行。

第2个回答  2020-10-16
退休工资跟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息息相关,工人的退休工资低,一般缴费的时候交的少。同工龄的买100%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高许多,比买60%的破产企业职工就更高了。但这部分人员比例不高,提高不了全国企业退休职工的平均退休金水平。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工人工作的公司都是比较小型的公司,而且他们的职位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对应的退休工资偏低。
第4个回答  2020-10-16
退休工人也要分类别的,每种工人退休的工资都是不一样的,并不低,有很多人的退休工资还是蛮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