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待业半年面试22家公司,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28

求职是个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动作,

首先需要选择求职平台:明确点找大企业的社招或内推资源,老牌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高端点可以通过猎聘网和猎头打好关系,和招聘单位先聊聊的boss、职通通(还有商务合作、面试技巧及公司的大概情况等版块),或者互联网岗位招聘平台拉钩网,还有信息网站58和赶集,以及一堆地域性的招聘网站和线下招聘会等。

最好先沟通明确,用人单位先确认了简历,很多hr是为了追求绩效,来者不拒,直接约面试,对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影响很大。如果还是因为简历的问题被拒,只能说明这家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不良的。

面试时,部分单位还会严词质问、高高在上针对过往或者以后的工作,除了装B、刻意针对和职场p@u@a外,还可能是压力面试,期望刻意找到抗压性强的队友。面试时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只在意问题,不要在意对方的态度。可以根据企业属性、和HR确认领导是否过于强硬和亲力亲为、自己的人生规划,确认是否入职,因为可能日常工作也是这样的压力。

对于需要提供方案的,一般来说要么是骗取方案,要么是觉得你挺鸡肋再看看或者榨取剩余价值,要么是对方没有本岗位人才的识别能力,如果是自己的领导,那基本上可以放弃,如果头铁,也可以尝试,因为你有可能独当一面。

对于很多公司,在薪酬福利这块含糊其辞、给的价格比过去低或者比市场低(前提是你的能力不比市场差)除非是大公司的潜力岗位,比如TMJXZ、银行的管培岗或者符合你的未来方向或者转行转岗转型,其余的中小公司可以不用多考虑,除了销售等高提成的,你会发现你的薪资基本上很难赶超别人,同时,你的价值会被公司错误评估。

第2个回答  2022-04-28

半年面试22家公司,数据并不是那么夸张。

大家都提到今年的求职环境不太好,互联网大厂一边裁员-边关HC,加之求职市场的铜.三铁四,可能都会对求职有影响。

这里不提客观原因,就说说题主复盘的面试表格问题。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她投递目标岗位特别明确,都是求职新媒体运营和文案策划岗,而且大部分是互联网和医药行业。

在互联网医药行业想要求职这样- - -份岗位,要求也挺严苛的。

面试官更看重的是工作的匹配度和求职者的能力。

如果竞争者都是本科毕业,都有文案策划和运营经验,那面试官到底会优先选择谁呢?

举个例子。

比如A和B都去面试某互联网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岗位,俩人都是本科学历。

面试官问俩人都做过哪些相关的工作经历。

A说自己在500人规模的某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写公众号运营微博,然后就没了。

B说自己在某房地产公司做过新媒体运营,主要负责公司知乎和抖音号运营,其中知乎运营1年零成本增粉2万+,抖音6个月增粉5万

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优先选择谁? 很显然。

面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过往工作经历中最好的能力背书、学历背书和项目背书以最直观的结果呈现出来。

要让用人单位看到你区别于其他求职者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向面试官汇报流水账负责过什么做过什么。

现在的求职环境很饱和,职场也很内卷。尽量避免裸辞,找工作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3个回答  2022-04-28

一、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bai题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

解决的方法:

1、要注意主动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自信与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成正比,知识水平高的人与富有的人相比,工作能力强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普遍保持较强的自信,

2、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主动同困难作斗争。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可以看出他们自信的程度。有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不会惊慌,而是能够冷静地分析困难并找到解决办法。

二、人不可能不失败,但用什么心态对待失败却是一个与自信心有关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1、首先,询问什么样的项目是可能的。将你的经验与这些项目联系起来,并详细说明你将如何完成它们。

2、举例说明你做过的成功项目,并强调结果。

3、要弄清楚,即使你所做的工作看起来与手头的任务无关,你从工作中学到的经验也可以应用到当前的项目中。表明你已经从以前的工作中学到了平易近人、合作和有组织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求职技巧:

在找工作时,专注是特别重要的。把找工作放在首位,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面。每天多关注招聘信息,多发简历,多参加面试,这样才能快速获得工作机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个是确定哪些渠道适合找一份工作,比如找工作在一个办公大楼,适合在线投递简历,制造业和找工作,在人才市场更适合直接面试。

在收到要约后决定是否选择进入某公司,如果符合预期,立即进入该公司,如果不符合预期,立即拒绝。

第4个回答  2022-04-28
很多的大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陷阱,专下面看看常见的求职过程中属的陷阱:
1.中介骗局。这类中介往往是“一间小屋、两部电话、三个人”,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大学生的单位名单,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存在。当求职者回过头要求退钱时,他们便会露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嘴脸———求职者想从他们口袋里拿回钱,难!
2.电话骗局。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假借联系工作传呼或发送短信给毕业生,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3.合同骗局。“磨刀不误砍柴工”,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
4.试用骗局。毕业生上岗后一般都会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智通人才网小编为你解答】
原因1.大学生竞争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最后,由于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不愿从事一些待遇相对低的工作,以致于不能让自己实现就业,而苦苦追求待遇高的工作,最终都因为能力不足,竞争不过而失败。

原因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原因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第5个回答  2022-04-28

现在的社会找工作真的很难,在你没有特殊的学历和过硬的技术之下,想找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根本不太可能。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谁让你不用心读书?不好好学习呢?拿过学一门技术也行啊!可是说那些话又有什么用呢?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多数人还是没有什么技能,没有什么学历的,像这里所说的女子待业半年了,面试22家公司有可能有那个机会去面试,但是在求职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这些事都是双方面的,你自己中意了,还要看公司相不相中你这个人?

所以说有的时候,自己感觉这个公司可以长期的做下去,自己也有能力能够完成,但是公司面试的人员也会对你进行相应的考核,他们认为你的学历和你的年龄适不适合在这个司工作?也会决定你能否在这个公司生存下去。

女子面试22家公司,感觉并不一定是22家公司都没有聘用他,但是有可能聘用他的公司,他自己觉得不理想,因为这也是有可能的,有的公司给的薪资太低,即使做的话,在公司赚的钱也不够自己生活所用,所以这样的公司也是根本无法在这里工作的,首先,公司不需要怎么太理想?最起码的薪资问题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自己的生活问题都不能在工作中的薪资而解决去,这样的公司怎么样生活呢?也许这样公司条件会低一点,但是还是不会有人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