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施工中如何充分发挥监理的协调作用

如题所述

1、监理工程师具有相应的素质和条件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的组织协调工作相当重要,它包含了对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做好协调工作,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如下的素质和条件:
1.1 监理工程师除必须具有较高的本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是一名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的,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是这方面的“全才”,这是做好协调工作的物质基础。
1.2 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有不规范之处,少数人的守法观念薄弱,不正之风猖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敬业精神是做好协调工作的思想基础。
1.3 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是才干和综合能力的体现。面对种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如何理顺关系,找出经纬,分清主次是做好协调工作的能力基础。
2、监理工程师必须坚持原则
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都是原则性的问题。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不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生产安全意识不强等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遇到这样一来的情况,无论施工单位如何强调客观因素,业主、熟人、朋友怎样暗中讲情,监理人员决不能妥协和放之,不能可管可不管,而是必须管,管到位。
廉洁自律,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协调的关键。要做好协调工作,首先要确保自身的素质要过硬,要严于律己,做到行为上不吃、不拿、不卡、不要,工作上不故意刁难,处理问题有理、有据,有节、公正无私。只有这样,协调起来才会有说服力。
3、监理工程师要把握工作的灵活性
在监理工作实践中,随着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遇到原则问题的争议不是太突出,因为,多数承包商和业主质量安全意识还是比较强,基本能按照规范要求去做。可是偶尔碰到个别的不正规的施工队伍和素质较差的业主,出现问题协调起来就比较困难。在监理过程中会出现业主暗中讲情、担保;不按程序进行,业主与施工单位不经过监理就认可或确认某些问题等等。当然这些问题通常均与业主有关,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矛盾。因此,在协调这些问题时,要开动脑筋、灵活处理,避免把问题搞的僵化,而不易处理。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
3.1 要预防在先,这是解决类似问题的最好方法。在开工前的第一次工作会上,监理方要明确提出要求,把监理工作程序告之业主和施工单位。充分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2 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处理要冷静,不要急燥,把规范、标准和要求讲给业主听,为他们把关,减轻业主的逆反心理,从而取得业主的信任;
3.3 做一名业主满意的好参谋,定期或不定地与业主一起研究协商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让业主感到监理是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
这样,既不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又能按程序进行。当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处理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灵活掌握。 4、监理工程师在协调工作中避免出现盲目性
在监理过程中,有些监理工程师,特别是老工程师,常爱犯一些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认真审阅图纸、不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方建筑使用功能的意图,凭资格、经验监理,甚至有时会出现态度生硬、乱发号施令、或盲目的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或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使本来可以很简单化地解决的问题变得很复杂,甚至出现僵化的局面。因此,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 接到新的监理任务后,监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吃透图纸,及时了解工程详细情况,要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处理问题才能有根有据,说话才有份量。
4.2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讲话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不能一味地为施工单位辩解、强调客观,有意或无意地为施工单位开脱责任,给业主造成错觉,产生意见。
4.3 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朝夕相处,接触最多,要让施工单位看到监理人员为人正直、高度负责的一面,避免出现叫板、较劲、态度刁蛮、动辄训人的现象。
4.4 在与施工单位发生纠纷时,监理人员绝不能以义气待人,或义气待事,而采取对工程放任不管、置之不理,或暗中使跸的严重错误作法。
上述的几个问题是监理人员协调工作时之大忌,一定要注意刻服,不可马虎了事。
5、积极组织或协助业主搞好外层关系的协调
5.1 与有关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