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古代文人为何放弃仕途,而选择“悬壶济世”?

如题所述

俗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来源于1000余年前的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古代,很多人如果没有考取科举,然后就去学医了。为什么呢?是为了养家糊口吗?非也。

在古代,大部分学医的人都不是穷人家庭,比如李时珍,如果家境太差,他能27年如一日的研究中药吗?若如此,他也写不了《本草纲目》,他也震惊不了世界。

这正如古代科举一样,古人考科举,求功名,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作为一个“士子”应有的远大抱负。当然,古人考取功名之后,自然也就吃穿不愁了。

古代的医生只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即便没有人发工资,自然也不会饿肚子的。也正是由于古代的科举与古代的医生有着某种共同之处,才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讲,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我修行至今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讲无病,一切疾病都是能量频率的问题,决定能量频率的为心识,所以上工守神,上医治未病。未病非病而是因缘之因,中国传统文化说天下无病,无病就不需要治疗,叫无病不医。天下既然没病,天下又何必要医呢?所以中国健康的问题出在了有医之上。天下有医,医生必须的给天下定一些病。 

世上本无事,庸医自扰之。什么癌症了,冠状病毒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等等等五花八门,病因不详,无特效药,一切都是未知,没病可以造出病,小病可以治成大病,大病可以治死。这还说我们也是人哪,我们尽力了。对人体精气神,只研究精的层面,对气神一概不知,还否定。身之主宰便是心,心无人了解,一切都是心的问题影响了气,神气不懂,在物质的肉体上找什么病呢?

如果天下无医,天下才可无病,人人反观内照,修心修德,人人都有正能量,达到天人合一,才可以实现健康中国,所以天下要想无病,首先应该天下无医。天下无医即可实现天下无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首先医生就是去想救病人,他是有这个使命的,他骨子里也是有这种使命的,有些宫廷里面的皇帝娘娘,他们有时候还是要去听从上面的安排,有些时候并不能跟随我们自己的,并且古代还有非常多太一的上司,然后去威胁他们做不好的事情,要是做不到的话就会砍头很多学医的人,他们有些人并不是为了想去赚钱,想去坑钱或者去骗钱瞎开药之类的,反而有些人会去想不需要钱来拯救他们,因为这是他的使命,他就喜欢这份工作。
第2个回答  2020-11-01
因为朝廷上官官相护,到处都是充满着贪污,所以他们心灰意冷去悬壶济世。
第3个回答  2020-10-25
因为医生只要医术精湛,永远不会愁没有收入,当了医生一辈子都不会饿肚;走入仕途有很大的风险,最终都会退休而没有收入。
第4个回答  2020-10-24
因为做医生能救人。治病救人是真正在为百姓做事情,走仕途就不一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