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及建议

如题所述

1)通过3年多的试验攻关,深化了大庆外围扶杨油层油藏地质认识:储层微观上以原生孔隙为主,喉道窄,岩石颗粒以河道沉积方向即南北向排列为主,层间非均质性较弱,但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沉积砂体以曲流河侧积砂为主,河道砂体越薄曲流带越宽,河道越弯侧积体越宽,河道砂体越厚曲流带越窄,河道越直砂体越窄,河道切割越深砂体越厚,河道含砂率越高砂体越窄。上述认识为储层预测和改造提供了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

2)薄互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是确保钻井成功率的关键。采取叠前分频去噪和高频速度分析处理技术,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反演技术进行储层综合预测,在钻井过程中,随钻跟踪研究,储层综合预测符合率85.4%,钻井成功率100%。

3)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的井网优化设计方法,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井网优化部署指明了方向,缩小排距有效降低了启动压力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了启动系数,使注采完善的中心井见到明显注水效果。

4)以矩形井网为基础的大型整体压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必要手段。攻关研究了区域应力场计算及动用层优选技术、裂缝参数优化技术、低伤害压裂液技术和配套工艺技术,使州201试验区3种井网均建立了有效驱动体系,形成了较为配套完善的矩形井网大型整体压裂开发技术。

5)高注采比注水是扶杨油层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前提。扶杨油层具有退汞效率低、砂岩吸水及无效注水等特点,矿场试验表明,采取高注采比注水保持了地层压力、提高了开发效果。

6)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是实现扶杨油层高效开发的有效途径。水平井初期和2008年6月的产量是直井的2.4~4.0倍,注水受效特征明显,产量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均较高,相同时间内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是直井的3倍以上。

7)严密的组织与管理是外围特低渗透油田有效动用的有力保障。油田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多层面研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是现场试验取得成功的有效手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科技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破解扶杨油层有效动用难题的动力源泉。

8)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的有效开发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主要存在检泵周期短、边井注水受效差等问题,在今后的推广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提高开发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