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建议

如题所述

一、主要工作成果

1)通过对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基本查明西南地区矿产开发现状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分级,划分为严重区(49个)、较严重区(29个)和一般区(15个);为保护生态环境划分了禁止开采区(308个)、限止开采区(85个);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矿山所处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将其划分为亟待恢复治理区(46个)、一般恢复治理区(31个)和加强保护区(13个)3类。这些成果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规划提供依据。

2)研究表明,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已发现矿产155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12种,产地18316处。大致可划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大类,大部分矿产已开发利用。全区有矿山企业21073个,其中能源矿山企业6769个,金属矿山企业3003个,非金属矿山企业11301个;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矿山914个,民营矿山17163个,其他矿山2996个;按规模划分大型矿山64个,中型矿山178个,小型矿山20831个;按开采方式划分,露采矿山10875个,井采矿山10198个。这些矿山企业直接从业人员130多万人,年产矿石量80318×104t,产值约553.4亿元,约占全国的8.2%。矿业经济已成为西南地区的支柱产业。

3)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形成了大量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大致可划分为矿山环境污染、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资源破坏三大类。据不完全统计,矿山占压、破坏土地面积188639.47hm2;废水年产出量1261254.91×104m3,年排放量1057748.06×104m3;废渣年产出量57674.32×104t,年排放量49156.15×104t,累计堆放量332165.50×104t;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061次,死亡人数1982人,直接经济损失25.62亿元。矿山污染已造成汞中毒、铊中毒、砷中毒、氟中毒等严重危害。矿山地质灾害中滑坡432次、泥石流175次、地面塌陷527次、崩塌316次、地裂缝484条、矿坑突水121次,其他灾害6次;大型58次,中型147次,小型1856次。三大类矿山土地资源破坏面积以能源矿山为主,占地121706.49hm2;其次是非金属矿山,占地67857.89hm2;金属矿山占地面积最少,为9075.06hm2

4)导致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与地区新构造运动有关,岩层破碎,断裂发育,易造成矿山地质灾害;软硬岩性组合引发崩塌、滑坡矿山地质灾害;矿层埋藏浅、安全深度小,造成塌陷,暴雨季节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人为因素与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技术经济水平低下、矿业结构不合理等有关。

二、存在问题

1)西南地区各省的统计数字存在时间差。云南省和四川省的统计数字截至2002年底,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统计数字截至2004年底。虽有时间差,但基本上能反映现状。

2)本项目涉及的地域广阔,为235×104km2,矿山数量多,有21073个,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复杂,项目经费少(40万元),实际调查的矿山偏少,特别是西藏只调查了一个矿山,存在不完善之处。

三、工作建议

1)研究表明,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相当突出,应继续立项开展研究,为优选恢复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2)选择典型国有大型矿山如贵州汞矿山、重庆煤矿山、云南铅锌矿和铜矿山、四川多金属矿山、西藏铬铁矿山等,进行深入研究,查明矿业活动形成、诱发和加剧环境地质问题的机理,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