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含义

我想知道教育的含义和教育的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参考资料:http://www.ttlttt.net/sylw/jylw/200504/13998.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2
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解释
  教育
jiào

  education
  培养新生一代为从事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第3个回答  2007-06-25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没有了问题,就连罗素这样的大哲学家也会落伍。可见能提出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尽管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的观点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里,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弱化,甚至到了高中,不少同学根本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来。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是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滞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观念的存在,一方面使教师未能给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生成和强化创造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异想天开”式的问题又一律予以棒喝,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老师预设的教学进程;此外,秉承“解惑”为己任的“中国式教师”以“惑之不解”为大辱,因此他们所追求的是在每一节课、每一章节结束学习的时候,努力将学生头脑中的所有问号拉成叹号。《教师报》曾以《教“聪明”了还是教“傻”了》为题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美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考察。为了显示中国教育教学的最高水平,有关部门精心挑选一所重点中学,特别安排一位资深特级教师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演发挥淋漓尽致,师生的对话交流天衣无缝,课堂气氛活而不乱,笑声掌声不时响起。临下课时,老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全场掌声雷动。评课时,中方专家盛赞这节课“精彩极了”,而美方代表却始终一言不发。送行时,中方代表对于美方代表不置一词的态度再也忍不住了,说“那堂课怎么样,你们总得说句话呀。”“我觉得那堂课糟糕透了。”美方代表中的一位终于开了金口。“课一开始,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探究精神,可是课上完后,学生却一个问题都没有了。这不是把学生的探究精神给扼杀了吗?”美方代表说那节课“糟糕透了”,就连笔者也认为有片面之嫌。但是在上课结束的时候,将相关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确实是“中国式课堂”(特别是优质课)的共同特点。

要说课堂上老师没有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恐怕也会招来一片的反对之声。公正地说,机会是有的,至于是什么样的机会,则另当别论。对此肖川博士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值得指出的是,对于问‘问题’,许多老师潜意识中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即不懂才会问。在课堂上经常听老师说:‘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而刚才我讲得很清楚,你为什么还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你没有认真听讲……如此一来,还有谁敢提问?”

其次,是学生头脑中的“唯师唯书”的学习观念扼杀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此不能不声明的是学生头脑中这种观念的形成,完全是家长、社会和教师精心培育的结果。曾有这样一件让人为之汗颜的故事:法国的一位教育心理专家曾经出了这样一道题对中国和法国的中小学生进行抽样测试:“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参加测试的我国沿海某市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中,有90 ℅的人得出了答案,即使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也有10℅的同学得出了75-32=43的答案。当这些做出答案的同学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有这样几种说法:“既然是考试,老师出的题目总是对的,不可能无法做。”“平时考试是,老师总是说只要做就有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则绝无可能得分。”还有学生认为,如果用加法应当是107岁,这么大的年纪当船长不可能,因此只能是43岁。而同样的问题在法国对小学生进行测试时超过90℅的同学对题目提出了异议,甚至有人嘲笑老师是糊涂蛋。有人说中国学生的解题能力无与伦比,只要老师敢出的题目,学生就敢解,由此可见此言不虚。但中国学生问题意识之弱、质疑能力之差由此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第三,是凌驾于学生头上的考试之剑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尽管人们对于中考高考的指责几近于千夫所指,但是只要你是学生、是家长、是教师、抑或是教育官员都无法摆脱用考试的“模子”去套套是否合乎“规格”的命运。考试何罪之有?过在考试的内容和评分的标准。有人曾戏言当代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三怕”中的“写作文”本应该是学生最能挥洒灵性的载体,但是考场上的作文必须是中规中矩的文章,而这“规矩”几乎是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诲人不倦”地告诫弟子的“不敢逾越的雷池”。否则,零分作文的作者就不只是近日网上盛传的湖北省那位“另类”的高三女生了。

言及此,笔者忽然醒悟,照此思路追查“扼杀学生问题意识”的真凶,还可查到家长乃至社会,这样就进入了一个“人人有责、人人无过”的怪圈了。为避免误入怪圈,就此打住。不周全之处,敬请谅解。

按照一般的暴露性文章的写法,结尾总会“曙光呈现”的。笔者在结束此文的时候,也觅到了一束亮光,那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愿这种方式不要被滞后的教育观念和升学的魔杖异化得面目全非了。而这是极有可能的。

读罢此文,也许有人会认为文章的语言过于尖刻,让人感觉不那么悦耳动听。这就对了,忠言逆耳利于行。更何况笔者在此也是步人后尘,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早就牢骚满腹地说:“教育的现代方式迄今还没有完全扼杀孩子们神圣的好奇心,这简直是个奇迹。”

一不留神,与爱因斯坦所见略同,真乃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幸甚、幸甚。
第4个回答  2007-06-24
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必然具有理解性质.在理解中,或者说通过理解,人们便获得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常语言世界中,在教育理论世界中.从有关教育的语词和教育俗语中,我们能透视出鲜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从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把握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创造的教育理性.日常语言世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历史的积淀,它继承历史,说明现实,现实证明了它的实际,它又证明了现实的合理.理论世界的教育意义,在理性的道路上也继承了历史,但对现实它隐含着批判,更大的志趣在于引导教育现实放下包袱,走向未来.我们若想获得一个关于教育的全面的理解,就必须在日常语言世界和教育理论世界之间建造桥梁,沟通常识和理论,链接历史、现实和未来,把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