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IS-LM曲线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并从Y=C+I上分析。

详细点,谢了

IS曲线和LM曲线的纵座标都是利率i,而横座标都是产出,

IS曲线的方程:i=A/b-Y/(a*b)

其中A为自主性支出,b为投资对利率的弹性系数,a为乘数,

LM曲线的方程:M/P=kY-hi,联立这两个方程,得到一个方程组,消去i即可以得到产出Y和价格水平P的函数,这就是总需求曲线。

扩展资料: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模型,根据等式:

M/P=L1(Y)+L2(r),其中,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L是货币需求。

通常将M/P视为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定值,利率和货币量呈反向关系,而收入和货币量呈正向关系,从而得出一条收入Y与利率r,斜率为正的直线,斜率大小由实际货币量对利率和收入分别的敏感度决定,而位置由实际货币量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S-LM模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3
IS-LM模型的应用

一、应用模型的基本步骤

应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其基本步骤大体如下:

第一步:描述实际现象;

第二步:描述真实的局限条件,即外生变量的变化;

第三步:描述这些外生变量如何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

第四步:描述这些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第五步:用文字描述这些影响;

第六步:观察实际现象是否与上述描述吻合。

二、应用案例

(一)解释大萧条

谁也无法忘记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与萧条。首先是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特大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接着是5年左右的持续萧条。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就工业生产水平而言,发生了罕见的大倒退。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4500万人,社会生产力受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由于商品滞销,物价大幅度下跌,股票行市一泻干丈。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国际贸易出现剧烈减缩,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的斗争越来越尖锐。这次经济危机还扩展到货币信用领域,1931—1923年,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摄于崩溃,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l 929年6月,美国工业生产在经历高峰后开始下降,同年10月,纽约证券市场上刮起的股市暴跌狂潮,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这次美国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随即扩展到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终于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表23-1的美国经济社会的各项指标变化描述了大萧条时期的情况。1929-1933年五年时间内,最高失业率高达25.2%,实际GDP出现倒退,较之1929年减产31%。

表23-1 大萧条时期的情况

能否用IS-LM模型去解释:为什么大萧条在1930年发生而不是别的时候?能否推测未来是否再发生类似的大萧条?

1、支出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是物品与劳务支出的外生减少。其具体的证据是包括:一是1929年的股市崩溃,导致人们财富减少,导致消费减少,即IS曲线左移;二是建筑过热——大大超过需求,导致住房投资大幅度下降,使IS曲线左移;三是大萧条开始时,一些银行倒闭,导致投资所需要的资金紧缺,使企业投资下降,即IS曲线左移;四是财政政策使IS左移:当时的政治家关注平衡预算,于是增加税收(1932年),削减政府开支等紧缩政策被采用。

由假说推出含义:如果上述假说成立,那么,根据IS-LM模型,IS曲线左移应当导致这样的结果——利率下降而且产出也下降。对照表24-1进行验证,果然利率从5.9下降到了1.7,而且产出203.6亿美元下降141.5亿美元。

2、货币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是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采用了错误的对策,使得货币供给大幅度地减少。

由假说推出的含义: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左移,产出下降,利率上升。

验证:货币供给减少,产出的确减少,但利率下降了——与利率上升的推测不符。

货币学派如何辩护?他们认为上述推导错误。他们认为,虽然货币供给减少,但P也减少,所以推不出LM曲线左移。他们认为:货币供给下降,导致物价水平下降,通货膨胀率为负数,由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所以,物价水平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减少,而名义利率不变,即IS曲线左移,从而利率下降同时产出下降。

结论:两个假说都有道理。经济学家们至今仍在争论。

还会发生大萧条吗?经济学家们相信:不会。因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大可能会出现严重错误。萧条可能还会发生,但不会被放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萧条的幅度减少。

(二)衡量“新政”各项政策效果

在应用IS-LM模型分析政策实施效果时,我们要将分析的第一步转换为考察政策如何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以后各分析步骤同样进行。

经济危机发生后,各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以扭转经济状况,拉动经济复苏。以下是美国罗斯福政府为治理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

1、“新政”内容回顾。1932年,在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最严重的时刻,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新总统,声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所谓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与萧条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1)财政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斯福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新政”最大的开支是各种各样的救济费支出。在1933—1939年各救济工作管理机关总共约支出了一百八十亿美元(见表24—2)。其中以发展工程管理费支出最多,约为八十亿美元,救济支出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痛苦和贫困。此外,为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扩大了政府对垄断组织和大农场进行补助、贷款、采购、订货等的开支,保证垄断利润的增长。

表23-2 1933-1939年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

(2)货币政策:

货市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在经济萧条时,罗斯福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实施膨胀性货币政策。

首先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了公众信心,使存户提出的存款重新流回银行。其次国会于1933年5月通过了托马斯对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方法,来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给量。黄金价格规定为每盎司二十五美元,把美元的含金量从二十三点二二克降低为十三点七一克。同年10月,罗斯福宣布减少美元的黄金含量,把长期以来法定的黄金价格每盎司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随之在1934年1月通过《黄金准备法令》后,又改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换句话说,这时美元的含金量只及1900年含金量的59.06%,同时,国会授权联邦储备银行,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些措施导致了美元的大幅度贬值,提高了物价,并逐渐放弃金本位制。

2、应用IS-LM模型分析“新政”

(1)分析赤字财政政策:

第一步: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支出,税收不变,对IS曲线有影响:使IS曲线右移,但对LM曲线没有影响。

第二步:对均衡点的影响:均衡点沿着LM曲线往右上方移动。

第三步:支出增加引起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增加,这又通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收入Y)的增加,收入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r)上升。但我们无法判断投资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因为:I=I(Y,r),其中,I是Y的增函数,是r的减函数)。

救济费支出、对垄断组织和大农场进行补助、贷款、采购、订货等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等扩张的“新政”财政政策,扩大了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公共建设,以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售,增加消费,刺激了总需求。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引发利率上升,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在经济学中称为“挤出效应”。

(2)分析扩张的货币政策

第一步:扩张的货币政策,即M增加,IS曲线不移动,但LM曲线向下移动。

第二步:均衡点沿IS曲线向下移动。

第三步:货币增加导致利率下降,低利率引来投资增加,并导致产出的增加。

“新政”中的货币政策也属于扩张性质,采取减少美元含金量以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给量,直接增发30亿美元通货等政策措施导致货币量增加,要求货币需求相应增加,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要求增加,则导致利率的下降,低利率引来投资增加,导致收入会增加。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则是通过首先改变利率,进而影响总需求的方式实现的。

可见,“新政”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都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上升。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而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

“新政”的各项计划虽没有达到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但1939年的经济情况比六年前好多了。全国农民净收入从二十六亿美元增为四十四亿美元;失业工人减少了三、四百万,政府公务人员总数从三千三百八十万增为四千五百六十万,工业工人周工资从十六美元七十三美分增为二十三美元八十六美分,实际工资提高了20%。按人口平均的可以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按1958年美元计算),1933年只有九百九十三美元,1940年增为一千二百五十九美元,几乎达到1929年的水平。经济总体形势有了很大好转。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18
IS曲线和LM曲线的纵座标都是利率i,而横座标都是产出Y,IS曲线的方程:i=A/b-Y/(a*b),其中A为自主性支出,b为投资对利率的弹性系数,a为乘数,LM曲线的方程:M/P=kY-hi,联立这两个方程,得到一个方程组,消去i即可以得到产出Y和价格水平P的函数,这就是总需求曲线.
第3个回答  2008-09-07
is-lm曲线是假设价格不变,其他的不变,价格发生变化,得出的P与Y的对应关系就是总需求曲线。
IS的方程,和LM的方程。其中货币供给是M/p,is-lm是假设p不变。
连立两个方程,y关于p的方程,就是总需求函数吧!
is的方程,是由y=c+i来的吧。
第4个回答  2008-09-07
这个问题听有难度,我帮你问问同学,有答案的话发消息给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