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中国的科技援助到底有什么?

如题所述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1949年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利息1%,为期5年。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急需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记载,对于提供常规武器,苏联也改变了斯大林时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旧品的做法,改为提供现役新装备样品和生产技术。
在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重点是称为“156项”的基础工业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机器设备,主要是以货物贸易而不是以贷款交付的,而提供技术是免费的。1952年中国制定“一五”计划时,斯大林同意帮助建设141项重点工程,1954年赫鲁晓夫又追加15项并提升质量,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的著名的“156项”。后来落实的工程共150项,其中44项是军工企业,包括陆海空三军各种主战装备的制造厂。赫鲁晓夫时代对中国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帮助建造核弹、导弹生产企业和相应技术。
据前些年已经解密的俄罗斯档案记载,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坚决反对,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帮助建立核工厂。从1957年末起,苏联开始履行协议,对华提供了P2导弹作为中国导弹事业的起步的最早样品。翌年,苏联又向中国提供了所需核工业设备,并派出近千名专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铀矿、包头核燃料棒工厂及酒泉研制基地、新疆的核实验场,中国正式进入了核工业建设和研制核武器的新阶段。
1953-195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2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基本上有三个时期
1、北伐战争。苏联援助了轻武器给国民革命军
2、抗战初期。以贷款形式援助中国抗战,包括飞机、坦克、火炮、飞行员,其中苏军淘汰的装备占了大多数。后来苏联和日本达成《苏日中立条约》不再对中国援助,
3、新中国建设初期。从抗美援朝开始,苏联给中国大量援助,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帮助中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进入了对峙时期。
4、改革开放。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缓和,中国和苏联重新实现对话。但是这个时期苏联已经千疮百孔,谈不上援助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