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一年里都在招聘、面试,而员工的流动率却非常大,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在离职率高的公司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员工,每天都有同事离开,每天都能见到生面孔,每天群里都在欢迎新人,然而群成员总数却越来越少……

然后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才不过入职三个月,就已经是公司里的元老级人物了

公司别的福利没有,就是散伙饭多.........

事实上,类似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新兴产业,离职率向来很高。

《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求职调查报告》中指出,与2016年同期比较,2017年员工离职率上升了3%,整体为14.5%。也就是说,一家互联网公司,半年内主动或被动离职的人数就占了公司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离职是会「传染」的。一家公司只要有几个同事陆续离职或者被辞退,公司里就会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公司不行了?老板又想赶人走了?领导又作妖了?

这种环境会令员工缺乏安全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提早找好下家走人。于是,造成了恶性循环——离职的人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留不住人。

给员工一个留下的理由

其实,一个人乐于在某公司待在某个部门或者某个职位上一直工作下去,无外乎这么几点原因:

◆工资很高,他在这里有钱赚。

◆他能学到很多知识,掌握技能,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价值被认可,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有升职的机会,事业前景一片大好。

◆他在这里工作开心,因为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部门离职率”总是羞于启齿的话题。尤其当发现自己付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却依然没有获得员工的爱戴时,对自己的人格魅力就会产生怀疑。人才流失的危机该这么化解呢?

换位思考,对症下药

让员工在某一个垂直领域得到发展,做专做深,才能稳定队伍。

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告知员工,企业能够给予怎样的职业发展平台。一些面试经验不足的HR,往往忽略这个关键点,没有认真地告诉应聘者,导致初面就让应聘者失去对企业的兴趣,感觉没有发展空间。

特别是90后的员工本身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就迷茫,再加上HR又未对其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极其容易造成人员流失。

作为管理者除了帮助他们规划好职业发展外,还要进行心理的疏导(如:失恋后、家庭困难、同事关系受挫等)。所以说,HR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更要懂点心理学、恋爱学等等,这样才算合格。

用信仰培养忠诚

用信仰捆绑员工的忠诚,属于高级领导力的范畴。管理者也属于这种“神秘领导力”的信徒。它浅显易懂,直接有效,但又并非一种功利性的目标,也不是宗教式的使命,而是为企业成员描绘出了可以共同信奉的“工作价值观”,同时又把每个人的协作分工问题考虑在内。当你为团队建设好信仰体系后,员工就成了企业的一员,两者休戚与共,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就产生离心。

信仰会产生强大的黏合力,就像军队的使命会让战士明白为何而战,从而忠诚地服从上司的命令,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但我们也不要对员工过于拔高信仰的作用和意义。如果这是一个难以理解或无法实现的使命,员工会因难度太大而放弃,离心力更强。如果太容易,也会让员工轻视企业的价值。

管理者在使用信仰工具时,不要把它当作一种“必须被实现”的高尚目标,而应换一种轻松的方式——我们因为有了信仰,工作会更舒适;我们找到了符合自身兴趣的事业;我们只要坚守下去,就能拥有这种精神的愉悦。

信仰是自发的精神体验。管理者和员工只要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团队信仰,工作和人生都会变得十分充实,而且会一直充实下去。员工不会由于某个阶段性目标没有达成,就对企业失去信心。管理者也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和企业遭受的磨难而发生动摇。信仰是双向的,是你和下属一起坚持的使命。达到这个互动的状态,部门的团结度就可以变得更强,员工的离职率必然下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公司对人事流动现象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并且没有相应的改变政策。导致公司对人事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这个公司里面压力比较大,而且工作待遇也不是很好,所以会表现出这种局面。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因为很多公司员工都是喜欢跳槽的,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21-12-22
想用最低的工资换效益。现在的人也不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