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 养生都指的是什么?

何为养生之道

养生的根本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适应自然规律 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重视精神调养 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不良刺激,主要包涵着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躯体疾患既可给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遂致早衰。 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过激、过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调节范围时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要求人们能通过养生活动善于自我心理调摄,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来转移情绪情感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3、房事有节 性生活适当,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同时对民族的繁衍昌盛,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医家未有不重视性生活者。 4、注意形体锻炼 形体的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气血的流畅,使人体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旺,增强体质,还能以“动”济“静”,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而,运动养生是养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对于形体的锻炼,一般要求运动量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并且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动形以养生的功效。 谨和五味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备急千金要方》)因而,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辩饮食之宜忌 辩饮食之宜忌是食养的原则之一。一般说来,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 2、平衡膳食 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即平衡膳食的原则。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已经包涵着在食养中饮食调配要求营养全面、合理的认识。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 三. 养生-饮食方式 营养组合+巧选脂肪+三餐定量+凉吃有益+细嚼慢咽+多吃多动+少食多餐+摄足微量营养素=健康+健美 营养组合:埃及著名学者努福尔经过长期研究指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对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关键在于巧妙组合,即将富含油脂的食物与豆类蔬菜组合,尽量避免和米、面、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吃。这样既能增加养分摄入,又有利于减肥。 巧选脂肪:完全不吃脂肪既不可能、又损害健康,兴利除弊的办法是巧妙选择。据营养学家分析,脂肪分三类:第一类可大量增加人体脂胆固醇含量,如各种畜肉及其制品,奶油与乳酪中的脂肪;第二类对人体胆固醇含量影响甚微,如鸡肉、蛋类和甲壳类动物脂肪;第三类是能够降低胆固醇的脂肪,如橄榄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 三餐定量:合理掌握三餐的进食量是保持健美的又一关键。不能因个人的喜好,而导致每天的进食量相差悬殊。据测算,青年男女一天的进食量大致如下:粮食500克,蛋1个,瘦肉100克,鱼150克,豆类200克,蔬菜500克,牛奶200克,植物油25克。 凉吃有益:热食可增加人体热能,吃冷食要先经过热化才进入消化过程,因而能消耗掉一部分热量。就是说,冷吃耗能,特别身体较胖者在炎热的夏季更应多采取凉食。但应注意凉食不能过冷,过冷的食物刺激胃肠。 细嚼慢咽:咀嚼能够消耗一定的热能,吃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比狼吞虎咽更有利于保持体重适中。据日本玛丽娜医科大学营养学教研室中村丁次观察,肥胖男子用8至10分钟吃完食物,瘦人需咀嚼13至16分钟;对同一种食物,肥胖者只咀嚼7.7至8.1次,瘦人却要咀嚼8.9至9.4次。限制胖人进食速度19周后,男子减重可达4000克,女子减重达4500克。 多吃多动:虽然暴饮暴食不利于体重稳定,但有不少人难以避免,怎么办呢?合理的办法是牺牲下一餐,以抵消上一餐摄入的过多热量。为了不影响健康,以牺牲晚餐为妥。一来偶尔饿一顿对人体无碍,二来晚上入睡后消耗的热量很有限。而最根本的办法是多运动,研究表明,胖人与瘦人在夜间消耗的热量大致相等。关键是在白天,胖子活动少,身体内部活动趋于缓慢,以至热能积存转化为脂肪。 少食多餐:将同样多的食物分成五次以上吃,比起一日三餐,养分摄取不受损失,但体内产生热量要少得多。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每天进餐少于三次者,57.2%患有肥胖病,51.3%胆固醇增高;进餐五次以上者,肥胖的发生率为28.8%,胆固醇偏高者仅为17.9%。原因在于,每餐进食量减少,可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从而增加脂肪酸燃烧。 摄足微量营养素: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肥胖与某些微量营养缺乏有关,如维生素B1、B6与尼克酸等,它是脂肪分解的“催化剂”。钙、铁、锌等矿物元素也是体内能量转化的必需物质。这些微量营养素主要分布于粗粮、野菜、绿色蔬菜及干果之中,故三餐宜多样化,坚持荤素搭配、粗细相间的搭配原则,餐外也可以吃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瓜果、果。 四.冬天如何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 (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多晒太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6
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是在《庄子》内篇。养生,又有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身体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有一个健康人生的基础。健康也是长寿的先决条件,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可包括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经常不断地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节和控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确,当有害的环境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人要健康长寿,就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明白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辩证的自然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这样人才有可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之道,是一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以保持健康、“以期颐年”为目的的学问。之所以称之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是因为目前西方医学尚难找到能够准确地表达其丰富内涵的相应内容
第3个回答  2021-09-18
1、原指通过各种方式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2、现指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3、养生是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用健康科学的活动、药械、饮食等等,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来调理身心,达到未病先防、不适消除、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
第4个回答  2019-06-04
其实我觉得养生就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适当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其实心灵的愉悦也很重要的,现在人压力大,很多疾病是因为心里问题引起的。然后的话,就是身体健康了,去运动跑步,按摩推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