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如题所述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亮出的精神话语。1921年4月6日厦大举行开校式,演讲台中间就悬挂着陈嘉庚指定的四个大字——“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意味着追求永不歇止,蕴含着雄健浩然之气,体现了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和气概。

2、“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 源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1994年10月8日,经校党委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被正式确定为厦门大学校训。

陈嘉庚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致富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1921年,陈嘉庚开始创办厦门大学,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自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

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了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3座大厦卖了,用来维持厦大的经费。自1926年起,陈嘉庚为了维持厦门大学经费不至于中断,做了许多努力。在资金紧缺时,他甚至于贱价出卖了橡胶园。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9700多亩,其中思明校区近2600亩、漳州校区2500多亩、翔安校区3600多亩、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0多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434万册、电子图书703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1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38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陈嘉庚华侨旗帜(“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④ )

参考资料来源:厦门大学——厦大概览>学校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厦门大学——厦大概览>学校标识>校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孔子弟子曾参。

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亮出的精神话语。“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味着追求永不歇止,蕴含着雄健浩然之气,体现了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和气概。

“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1994年10月8日,经校党委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被正式确定为厦门大学校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0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大学》)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要义是个人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保持生命不止、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让人生更臻于完善完美。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22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衔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万石植物园,一侧是南普陀寺,一侧是白城沙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6-08
下面解释夏大校训的第二句话:“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大学》“三纲领”中的第三条纲领,《大学》里面的“三纲领”是《大学》开头的那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第一条纲领,“亲民”是第二条纲领,而“止于至善”是第三条纲领。按照传统儒学的研究术语这段话叫《大学》的“三纲领”,在《大学》中“三纲领”统摄“八条目”,“八条目”在这里我们就不说了。总之,“纲领”非常重要,体现了《大学》最重要的思想,《大学》讲的是儒家生命形态中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三条纲领又是“三纲领”中最重要的纲领,所以,“止于至善”这条纲领最集中地概括了《大学》的根本思想。那么,“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人格境界或者说最高人格理想。《大学》的第一个纲领“明明德”,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充满了善的神圣的本性,这种光明的善的神圣本性就是我们生命的“明德”。但是,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生命的这种德性,更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生中把这个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或者说充分实现出来,所以《大学》的第一条纲领要求我们要“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动用法,意思是指要使“明德”“明”,即要使我们生命中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实现出来,使它能够明显显现。这是第一条纲领“明明德”。第二条纲领是“亲民”。古代儒家对这个“亲”字有不同的解释,朱子说是“新”, 王阳明 先生说是“亲”,这虽然是辞语上的考证,但涉及到对《大学》根本精神的理解,我觉得 王阳明 先生的解释比朱子的解释好,我采纳的是 王阳明 先生的解释,是“亲民”,而不是“新民”。那么,“亲民”是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民”,就是为民众谋福利,就是要亲近、亲爱老百姓,亲近、亲爱社会与众人,就是要做出实际的事功来为民众服务,这是第二条纲领“亲民”。从《大学》的思想系统来看,“明明德”、“亲民”合在一起就是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的人格风范或者说人格理想。我们知道,儒家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与人格理想就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要在我们自己的内在生命中达到圣人的生命境界与精神信仰,用现在的话来说,“内圣”就是要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达到或者说体现出超越神圣的永恒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实现我们生命中最光辉的德性——“明德”。“外王”就是说我们要在社会上建立“博施广济”的事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谋取福利。我们不光是使我们内在的生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完事了;你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还不够,这只是“内圣”,你还要“外王”,你还必须在你的内在生命之外去创建伟大的功业,去为广大民众的福利做出你最大的贡献,这个叫“外王”。当然,这个“外王”事业每个人都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一样,社会角色不一样,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不一样,但只要能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中做到孔子所说的 “博施广济”的事功,就做到了“外王”。比如,你是学法律的,你做个公正严明的好法官;你是搞政治的,你做个民众爱戴的好官员;你是搞科研的,你做个按照自己良心从事发明创造的好科学家;你是教书的,你做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等等,这些都是 “外王”。这样,按照《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是“内圣”,“亲民”是“外王”,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做到了“内圣”和“外王”这两个方面,就是“止于至善”。什么叫“至善”?“内圣外王”合一就是“至善”,“明德”“亲民”合一就是“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内圣外王”合一的最高生命境界,实现“明德”“亲民”合一的最高人格理想。也就是说,既“明明德”又“亲民”就是“止于至善”。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个体生命实现了“明德”这个“内圣”的最高的价值,同时又给社会、人类作出了“博施广济”的“外王”事功和贡献,就达到了“至善”,即就是“止于至善”。所以,“止于至善”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或者说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生命形态。我想当初 陈嘉庚 先生把“止于至善”作为厦大校训应该和我的理解差不多,他是要求厦大的学生除了自己的品德、自己的内在生命要达到很高的“明德”“内圣”境界外,大家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完成学业后还要到社会上去做“亲民”的“外王”事功,为中国的富强和中国民众的福利服务。如果夏大的学生达到了“内”“外”这两个标准的话,就做到“止于至善”了。当然,“止于至善”不仅仅是对我们厦大同学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生命在“明德”与“亲民”的合一中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不过,这是相当艰难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我愿与在座的同学们共勉!

以上我简单解释了夏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两句话八个字的含义,夏大校训可以说概括地体现了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与我们今天的讲题正好相合。夏大校训的八个字可以说是儒学千古不灭的“八字真言”,具有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理内涵,我们今天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说明,大家以后可以去细读《易经》、《大学》等儒家经典,一定会获得更深刻的生命体会。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夏大校训的两段话不是平列的关系,“自强不息”是我们生命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