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子进京赶考应该已经是举人了,为什么还有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

如题所述

很多人认为古代学子进京赶考已经是举人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这里有一个误区,在唐宋时期并非进京赶考的不是举人,而是贡士。这些贡士本身并没有特权,不仅没有做官的资格,就连继续考试的费用都要自己出。因此其中不乏很多连饭都上顿不接下顿的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

这些书生花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来攻读考试科目。于是在家里面又少了一个体力劳动者。一个家庭要想供养一个书生,得要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去供养。因此很多家庭都会存在穷困潦倒的现象。落魄书生进京赶考也就不奇怪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进京赶考的举人便有了很多的特权。首先生活上他们不需要纳税。因此很多贫穷百姓便将自己的田地靠挂在了举人的名下,每年都会给这名举人一定的租金。于是举人便有了多余的收入。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而且在明清时期举人如果进京考试当地官府都会发放一定的盘缠,所以他们不用为路上的开支发愁。甚至有的书生中了举人以后,社会地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就会有很多本地财主自愿的送上银子豪礼来巴结这位举人。因此明清时期的举人已经是很富有的了。

所以古代学子进京赶考的举人在明清过后的经济条件才有所改观。而在之前进京赶考的也并非叫举人,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也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6

古代的学者,他今年刚刚考算已经是主人,但是主人他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可能说他们会有一些特权,比如说免除一些税务和杂役,或者在官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补个官员,但是在当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利益收入,只是说他们在当时的是社会地位升高了,而不是有钱,其实这是两个概念的事情。

而在古代的时候想要获得功名利禄的话,肯定要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那么在这个时候,当时的生产力是十分落后的,一个家庭里面,如果缺少一个劳动力去做当时的生产活动的话,那么家里面其实就相当于是少一份收入,而且是作为一个成年的劳力,所以说在当时他的家庭经济水平的话,如果不是本来富裕的话,那么在缺少劳动力的情况下,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肯定是会相。对于而言是更少的。

在古代里面其实是有对养出一个读书人,他们是需要多大的付出的,当时的数据记载的是想要对一个读书人进行供养的话,至少需要8个成年人的劳动力。

所以说在这样子的普通的家庭里面一个读书人其实是非常耗钱的,所以说在当时虽然考上了举人,但是又没有经济收入,只是对于他们社会地位有提升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会有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

第2个回答  2019-11-10
他们在金榜题名之前,都没有工作,那么穷也是正常的啊。
第3个回答  2019-11-14
因为毕竟成为主人等等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大部分的都比较穷困潦倒,所以说被称为落魄的书生。
第4个回答  2019-11-12
因为落魄书生家中没有钱,他只好把赶考中进士的奖励的银子,给了家中作为补贴家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