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挤破头参加科举却不愿意经商挣钱?

为什么人人都想参加科举却不愿意经商挣钱呢?

代把人划分为四等“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在地位并不高。不管王朝如何变更,在中国古代都有一个思想“重农抑商”。儒家思想一直是正统思想,主张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鼓励天下之人去做官,而不是经商。所以总的来说,经商在中国古代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很多人宁愿挤破脑袋去考科举,也不愿意经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中国古代的这种思想。

西周时期,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当时并无私有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西周一系列政策的瓦解,出现了私有商业,也涌现出诸如吕不韦和端木赐这样的大商人。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开始有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商鞅认为,如果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之上,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如果天下人都去做生意,不仅土地会荒芜,商人东奔西走也不好控制。商鞅的这一思想被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采用,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定了自己的官方正统地位。对于儒家思想而言,鼓励人积极入世,也就是鼓励人去做官。商人的经济地位很高,但社会地位却很低。有的时候,商人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金钱,去为自己捐一个官。

古人并不是不想做生意,实际上是因为商人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中国古代依然涌现出不少商人,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商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因为古人的观念都是读书、考取功名、然后做官发财,经商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投机倒把的行为,不被重视。
第2个回答  2019-09-06
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一直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农业是建立在劳动力密集基础上的。商人的存在,实际上减少了农业劳动力,如果大家都去经商,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
第3个回答  2019-09-06
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商人并不赚钱,如果科举成功就有可能成为官员。
第4个回答  2019-09-06
因为如果中举的话,除了做官,科举考试还能带来别的好处,比如经济上的特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