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如题所述

我的理解是:1、“五”字并非狭义的五种物品,应为广义的该类各种物品;2、养--生命根本、主食,助--辅佐性食物,益--补益性肉类食品,充--与主食一起配合食物;3、气味合---各种食物相互不能冲突相克,并非完全味道的一致;4、全句强调的是要求食物的多种搭配,不能偏食,各种营养均衡发展,必能补精益气,强壮身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5
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 ①指稻、黍、稷(粟)、麦、菽(大豆)。 ②指麻(大麻)、黍、稷、麦、菽。五果板栗、桃、杏、[/url李、枣并称“五果”。 五畜 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五菜”是指各类菜蔬,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菜蔬种类多,根、茎、叶、花、瓜、果均可食用。它们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5
  中医学的“火”,乃系“六淫”之一,是一种中医辨病的病因。中医学认为,“火者,化也,不易测也。其害甚大,其变甚速。”中医学将人体的“火”分为“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肾火”等。

  其实,中医学一个“火”字千变万化,一个瓜或果是不能包治“百火”的。正如西医能够具体分析人体的发炎一样,中医也能区分心、肝、胃、脾、大肠、小肠、肾、膀胱等各部分的实火和虚火,并能找到黄连、栀子、石膏、黄芩、天门冬等30种不同药物辨证治疗之。

  一般人认为,败火以香蕉最好。而中医学认为,香蕉性味甘寒,微涩无毒,主要归属心、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止渴、清胃凉血、润肠通便、降压利尿等作用,对于口渴、便秘等阴虚肠燥或血热气滞者有疗效。若脾胃素虚、阳气不足者,食香蕉会使虚火更旺。

 再以荔枝为例,妊娠、出血、湿热的患者,如过多食荔枝,会有烦热、口渴、恶心、乏力等上火症状,甚至出血、昏迷。

  苹果、橘子、梨等水果也有类似副作用。

  西瓜是败火的宠物,素有“吃上两块瓜,药物不用抓”之说,其除烦止渴、养心安神等作用颇大;但对脾胃虚寒、寒积冷痛、便溏尿清之人却不宜食用。若不问病由,均食水果,不是安全保养之道……

  瓜果均有寒凉特性,对老年人来说不宜多食。老人上火,因其体虚胃寒,若以瓜果败火,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中医学典籍《素问》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里说的五果只不过是一种辅助食品,还得“气味合”才能服用,这是可信的说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8
五谷是主食可以养人,五果对于人体的作用较之于五谷是辅助地位的,吃肉这一点有那么一点点就够了,只需要一点点,蔬菜能够化精为气,才能布散精微,这样子气机才能通调,大便才能顺畅。要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气味调和好,五谷能够补精,五菜能够益气(把精化成气)。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意在教人怎么合理饮食。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第4个回答  2020-05-17
相似回答